丹水叮咚张书勇.QD

序幕

 公元2021年12月里的某天清晨,太阳刚刚浮起半竿来高,万道金黄色的光柱洋洋洒洒铺射大地。

 在鄂豫陕三省的交界地带,八百里伏牛山的尽头,繁花似锦的丹江湖畔,禹山脊背蜿蜒而崎岖的山道间,郁郁苍苍的林草掩映中,走来了一群又一群特殊的游客。

 游客中有白发苍苍、年逾七旬的老者,有沉稳平和、神光坚毅的中年,有朝气勃发、灵动活泼的少年,也有牙牙学语、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孩。和往日的游客截然不同,这些游客大多罕言寡语,时走时停,目光虽然寻寻觅觅,表情却皆庄重肃穆,既似在探访旧迹,又似在缅怀往事。

 山道两侧,每隔五十米便安装于地面草坪中的嶙峋石型、圆木桩型的广播正在播音,声音似从地底发出,轻舒低缓,软糯柔和,闻之令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完全依靠地势顺差自流到bj市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和bj、天津4个省、直辖市,受水区域为沿线的14座大、中城市,重点解决河南、河北、bj和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游客中,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们步行的速度极其迟缓,对于广播播出的内容更是全神贯注、一字不落的认真倾听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主要由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承担;其前期干渠、引渠的开挖和渠首闸的修建工作,主要由当时的hen省邓县人民群众承担。2003年12月30日,总长1432公里的工程正式开工;2014年12月12日,建设工期长达11年的工程正式竣工通水。截至2021年5月13日,累计调水380.0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7900万人……”

 “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怎么就解说得这么简单概略?”人群中,一位老太操着标准的普通话自言自语说道,态度颇显不满。

 老太大约七十来岁的年纪,颈系韩版雪貂绒毛加厚保暖围脖,上穿青黑色羊毛呢齐膝风衣,脚蹬英伦风格马丁真皮女靴,打扮既时尚前卫又不失典雅秀丽;满头银色浓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白皙的皮肤配上微带鱼尾纹的大眼、高挺的鼻梁和棱角分明的嘴唇,更显得气度娴雅,举止不凡。

 看得出,老太年轻时候一定是个相当漂亮的美人。

 老太右手平端着一部微型收音机,无线蓝牙耳机虽然扣合于围脖上面的右侧耳根,但从表情和言语推测,显然她并没有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节目。

 说完这句话,老太抬腿迈步的速度明显加快,把许多原本同行的伙伴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山道两侧,那些嶙峋石型、圆木桩型的广播依旧在继续播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枢纽,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岸的九重镇陶岔村;她既是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又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初期工程建成于1974年……”

 大约半小时后,老太爬至了禹山东南峰的最高点;一阵冷风掠过,老太鬓边白发颤颤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