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第2页)
“老钟,你真的是这么答复的?”一直闷坐左侧的尹清泉忽然开口问道。
“怎么老尹,你认为我不该这样答复吗?”钟润民侧头望着尹清泉,脸现不悦表情,“国家形势和咱们的基本县情都摆在那里,你想我能怎么答复啊?”
尹清泉的语气颇显不满:“钟书记,你起码不该当场表态,起码应该赶回来开个专门的讨论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再做决定啊!”
“就是就是!”屈水蓝、单水清、宫德枚同时点头表示赞同尹清泉的意见。
其余参会人员中,有不少乱纷纷的发言说道:
“钟书记,你这样答复可是丢咱邓县人的脸啊!”
“钟书记,你把咱邓县人的脸都丢到湖北去了!”
钟润民没有辩解,只苦笑着端杯喝水,趁人不备时偷偷的给尹清泉使了个眼色。
尹清泉立刻会意,端起茶杯将杯里的残茶一饮而尽,然后大步走到西面墙前,“哗”的拉开两侧壁帘,露出了张挂墙上的“长办”勘测人员精心绘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形图》,道:
“同志们,我说几句!”
屈水蓝、单水清、宫德枚立刻带领大家鼓起掌来。
“南水北调,其创意最早源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1952年秋,毛主席在视察长江时就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正是基于毛主席的这一宏伟构想,国家才着手动工修建了丹江口大坝,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上马预做准备……” 尹清泉手执教鞭指画地图,侃侃说道。
“近些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唐一带,地下水位呈逐渐递减趋势;相关部门透露,目前bj周围已形成数百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2尺。照此推算,五十年后,北方许多地区将陷于无水浇地、无水饮用的巨大危机,因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上马,可谓迫在眉睫……”
包括屈水蓝、单水清、宫德枚在内的参会人员,脸上纷纷现出忧急严峻表情。
“丹江口水库第一台机组即将开工发电,这就需要水库尽快下闸蓄水至162米,届时包括淅川县县城在内,将有许多地方被水淹没;如不抢在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前开建引渠、渠首闸及部分干渠,那么除一部分水会白白的流掉外,还将有可能五倍、十倍甚至百倍的增加将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投资……”
尹清泉将教鞭末端移向地图上的陶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闸之所以选定在九重公社陶岔大队西侧,是经过‘长办’专家反复的考察和论证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闸,不但对海拔高度有苛刻要求,而且基于安全稳固方面的考虑,还必须修建在坚实的岩石基面上;而陶岔西侧的地形地貌,地表下的岩石构造,都恰好完全符合要求。可以说,这是上天给了我们邓县一个向首都bj、向华北地区、向全国人民报效的机会……”
尹清泉一口气讲完这么多的话,放好教鞭走回座位,端起刚由小寇续满开水的茶杯,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然后抹了抹嘴巴笑道:“说这么些,大家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单水清率先回答:“从国家层面考虑,我们应该立即上马,修建引渠、渠首闸和部分干渠!”
“对,立即上马修建引渠、渠首闸和部分干渠!”参会人员除钟润民闭口无言、屈水蓝左顾右盼外,纷纷响应单水清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