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赐婚(第2页)



    宣常珠愣愣的看着长姐,似乎觉得她与自己有些不一样,无关身份教养,有什么了不得真相正要呼之欲出。



    正在此时,外头秋娘来催促,宣常珠只得将疑虑暂时压下



    及笄之礼十分繁琐,首先由宣齐致辞,一通感谢过后宣常珠正式入场,由京城最有福气的老妇人为之盘上发髻,昭示女子成年,期间嘴里不停的说着各种寓意吉祥的话。



    所谓有福之人,必定是上下三代富贵且勿大过,子孙孝顺有口皆碑之人,通常是年过九十的老妇人。



    接着便是三拜,一拜父母养育之恩,二拜在座观礼的长辈之情,三拜皇宫帝王以示尊敬。



    拜完便由秋娘搀扶前去换衣受三加之礼。



    再出来时宣常珠换了一身深色的广袖衣裙,跪在礼台之上,由父母长辈以及邀请的有福之人,先后将精心准备的钗冠簪与鬓间



    期间又是一系列繁琐的规矩。



    就在宣长宁以为要结束之时,宣常珠又跪在了父母跟前。



    二老又是一阵说辞,好不容易说完,宣常珠又开始在秋娘的带领下,一一谢过前来观礼的宾客。



    最后一声礼成,及笄之礼才算圆满结束。



    看完全程的宣长宁十分庆幸自己的及笄之礼是跟老东西商量着办的,他不是个有耐心的人,恰好宣长宁也不是,二人一合计索性跳过那些繁琐的环节,一个送礼一个收礼,草草的挽了头发了事。



    大朔的及笄之礼并没有留宾客用饭的习俗,是以礼成之后,前来观礼的宾客纷纷告辞打道回府,只有雍王夫妇被留下用饭。



    雍王妃拉着外孙女正说着话,明朔帝的圣旨便送进了府



    “什么?怎么会是宣长宁那丫头?公公,你在仔细看看是否是宣读有误?”



    金华荣不可置信的看着前来宣旨的德崇公公。



    你没看错,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总管公公德崇亲自宣旨,赐婚宣长宁为东宫太子妃。



    雍王与雍王妃虽然惊诧,但也只是一瞬便释然,诚然太子的性格温和,无不良嗜好是个好归宿,但将来他若继位,不论是为了朝局稳固还是边陲的安定,必定会一个接着一个的纳妃,一日又一日的宿在其他妃嫔的院子里,若是宣常珠身在后位,不能争风吃醋,还要大度的安抚调解各宫的关系,日子只会越过越艰难。



    这样的结果是宣齐愿意看到的,两个女儿他都十分疼爱,但常珠的条件摆在那里,议亲又有他们与雍王夫妇把关,将来所嫁之人必定差不了,也不会吃亏。



    但长宁不同,她长在益州那样的地方,已经双十年华,这在京城已经算是个老姑娘,况且她还什么都不会,容貌也不出众,还不守规矩,入京之后的口碑更是一落千丈,清河宴上还敢公然反驳商洛公主,如今谈起宣家大姑娘,谁都知道那是的穷乡僻壤出来的野丫头,上不得台面,这样的条件议亲本就很难,若真有人看中宣家实力前来求娶,那也不是看中宣长宁这个人,勉强娶回家安能过的太平?



    宣常珠则松了一口气,却又因对象是长姐而担忧起来,她那样的性子如何能适应后宫里的生活?!



    情绪激动的只有金华荣,她只看到表面上的荣耀与权力,根本不能接受亲生女儿到手的太子妃之位就这样飞了,还是飞到一个她看不上的野丫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