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96章(第3页)

 

    程澜道“其实我也觉得我们这边的劳动力太廉价了。我只要想想那些人一天骑自行车往返五个小时,吃三顿馒头。挣到两块多就开心成那样,也是有点心酸。不过劳动力不廉价,咱们也雇佣不起这么多人。那些港台商人、外国人也不会来咱们这里开设工厂。”
 

    支书道“先熬些年头苦干吧,等有本钱了就好了。”
 

    程澜让待业青年划区域走街串巷的去做销售,这件事在县城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这六十个销售的家庭,出租自行车的四十来户家庭,然后和他们相关的人家就更多了。
 

    邻居、亲朋、同学
 

    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了那些今晚住旅馆等着看结果的经销商的耳朵里。
 

    他们顿时就慌了。
 

    这些人单个的销货能力都不怎么样。最多的一天才卖出十几块的货。
 

    但是,六十个人加起来就不少了。完全可以取代他们的存在。
 

    所以第二天就有三个经销商上门来找程澜要签订合同了。
 

    程澜对支书道“我请了市区的律师下来帮着拟细则,烦您老出面张罗一下这事。”
 

    支书点头,“交给我就是了。”
 

    程澜都不到18周岁,出面签合同肯定是不行的。
 

    回头他拿着公章去盖章。
 

    程澜看了一下出货量,找这个速度得提前五天进货才是。
 

    她开始拟进货的清单,准备拟好了就回程家村。
 

    又该盘一次货了。
 

    日常盘货以前是楚锦程做的,十日一次。
 

    程澜上一次是作为股东对楚锦程和其他人进行监督。
 

    日常盘货是必须的。
 

    肯定得对下头的人严加监管。这也是为他们好,没有监督肯定是容易犯错误的。
 

    不给犯错误的机会就是对你好了。
 

    没想到第二天,村里就有十几个人坐着贺明的拖拉机到县城找程澜了。
 

    程澜知道后笑了一声,真够心急的
 

    都等不及她过两天回村盘点了。
 

    她问正在从拖拉机上下来的十几个人,“你们都给钱了么”
 

    坐她的拖拉机,可没有顺风车一说。
 

    贺明道“给了,一人两毛。”说着把钱交了上来。
 

    程澜交给她新近从售货员里提拔的县城店的出纳朱娜,“记好”
 

    这就是那第一晚加班的售货员,表现不错。工资涨到45一个月。
 

    程澜打电话回村里又叫了一个高中生来看店。读了书的,是要好用一些。
 

    支书从里头出来,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朝程澜过来便道“你们要做什么”
 

    律师已经按照程澜的要求在写细则了,他出来走走。
 

    “我们要问问澜丫头,到各镇销售的好事儿为什么不想着村里一点”
 

    程澜对支书道“支书,我这儿拟这一次的进货单呢。要不,您和他们说说”
 

    支书点头,“都跟我到库房那边去。别耽误进货的事”
 

    支书在村里还是很有权威的。当下众人就都跟着他过去了。
 

    程澜叹口气,她觉得是去做廉价劳动力、辛苦得不得了的事,他们都觉得是好事儿。
 

    而且认为她有好事儿不晓得照顾乡里乡亲的。
 

    朱娜过来给程澜冲开水,“澜澜,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真不算苦的。”
 

    “但是,如
 

    果不是用可能造成社会动荡的待业青年,你觉得公安能替咱们出头么”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