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第 275 章 程杳听说小姨在公……(第2页)

 

    加起来一共是四十来号人,就11月第一个周末去她家。
 

    她定制的桌椅、多宝阁、摆件那些都已经运回来了。
 

    刘权有熟人,直接找货车帮她运回来的。
 

    她一共是搞了十一个厅。
 

    十一这个数字在文化里有特殊的含义。
 

    十一个月,十一生肖,十一地支,十一时辰如今又知道了国外也有十一星座。
 

    第进院子的修复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有六套摆设目前都在叠放在第一进当做库房用的东厢的南屋里。
 

    赵柯是住在东厢北屋。
 

    但第一进正房和西厢的四个包间和正房的厅用来请客刚刚好。
 

    再搬一套桌椅等到正房的厅里就搞定了。
 

    大灶也是一早就准备好的。
 

    四桌菜,第一进的两个大灶就能搞定了。
 

    传菜走风雨连廊,下雨都不怕。
 

    碗筷什么的也有现成的。
 

    至于厨师,程澜打电话给程昕的餐馆下了一单的外单。
 

    程昕接了,到时候她和古大姐一起上门来做。
 

    至于她自己周末的生意,原本就是淡场。居民区周末都有人在家,很少人出来吃的。
 

    她打好底料,抄手、面条、米线这些程杳和打杂的小妹就能搞定。
 

    炒菜就暂停一天,周末原也不会有几单炒菜的生意。
 

    不过她用红纸在墙上特地写了个通知,说明接了上门去做的宴席的单。
 

    老板和大师傅一起上门个雇主做客去了,当日不炒菜服务。
 

    这也是昭告一下四邻,她们餐馆还接这样的单。
 

    而且有人下这样的单,也说明她们的手艺受到认可啊。
 

    一时间,还抬了一下餐馆的规格。
 

    四桌,八荤四素包括一个汤。
 

    算上买菜的钱和费,程昕收了程澜200块的包干价。
 

    从买菜到收拾一条龙服务都是餐馆负责。
 

    对程澜来说就省事省心。
 

    程昕笑道“这怕是你这里最便宜的宴席了。”
 

    不过对于她的餐馆来说就是比较高规格的了,所以买菜她都会尽着好的买的。
 

    这个价她核算过,两边都不吃亏。含人力成本她能赚五六十。
 

    程澜笑笑,“应该是吧。不过我这又不是对外做生意,是自己在家待客。”
 

    程澜也叫了刘权,班上的人如今对这个戴眼镜的蹭课生也是很熟了。每节课都跟着他们一起嘛。
 

    不过京大的人一脉相传确实包容力度很大,不管师生对蹭课听的人都很友善。
 

    程澜在京大待得还算比较自在。
 

    唯一觉得不好的就是睡觉的环境,她很不喜欢八个人睡在一间。
 

    这样让她睡不好。
 

    而且小小的十几个平方挤了八个人,日常忒挤了。
 

    要不是大一的时候时不时的就要查寝,看有没有学生夜不归宿,她肯定直接住自己家里了。
 

    她家离京大不到十公里,每天坐公交车往返不麻烦的。单边也就十五分钟。
 

    等之后查寝没这么频繁了,她就搬回家去住。
 

    她如今洗澡都是趁着没课的下午坐车回家洗的,懒得去排队。
 

    然后吃过晚饭再回校。
 

    至于吃饭的问题,有小灶食堂也解决了。
 

    她就是不喜欢饭菜都打在一个饭盒里装着,不喜欢吃被油浸泡过的最底下的那一层油油饭。
 

    所以,第一顿吃过不喜欢,她就每顿都去小灶食堂吃。
 

    她打小,爷爷都是让她吃得很好。
 

    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1965年,最困难的那年已经过了。
 

    70年代,她和小叔都能时常在家吃肉。
 

    她吃的都是爷爷挣的,爷爷可是种田的好手。而且时常能去打鱼、抓野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