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页)
“嗯哼!”随着一声清脆地咳嗽,许忠义赶紧撂碗起身目不斜视。
掌柜的走到近前,掏出手绢擦擦他嘴上的油腻。然后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和蔼地说了句:“到家了,没必要这么拘束,放松些!”
“谢谢长官!”
“我叫陈明,他们都管我叫陈老大,以后你也可以这么叫。对了,你是……”
“许忠义,您叫我忠义就成。”
“忠义,忠义……好名字,来来来!坐下谈。”
两个人走到床边坐下,陈明打量着他,问道:“听说……你是重庆派过来的?”
“是的,我受原南京站站长李维恭委派,到冀热辽共军去卧底。”
“可你怎么又回来啦?身份暴露了?”
“没有!”
“嗯?”
舔舔嘴唇,许忠义无奈地笑了笑:“是他们派我回来卧底的……”
“啊?”陈明大吃一惊,“你说什么?”
“刚才我不是说了么?”指指身旁的看守特务,“共军发现菜馆经常来往些日伪人员,所以就怀疑你们这是不是国民党窝点。结果……由于我是国军俘虏出身,所以就被选中了……”
“**这眼光还真毒?”陈明哭笑不得地想道,“居然把我们的人又给派回来了?”
“那他们给没给你任务?”旁边的伙计问道。
“奉命潜伏,伺机替他们窃取情报。”看看沉吟不语的陈明,许忠义赶紧又道,“我对党国可是一片赤诚!要不然,我就说自己是逃回来的,这样你们也没辙不是?”
的确,说自己身份暴露逃回来,这后果还能好一些。可要说奉**之命回来卧底,那他许忠义这辈子就甭指望得到重用,也更甭想接触到任何机密,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他是不是真地回来卧底?
“那他们怎么联系你?”盯着许忠义的眼睛,陈明轻轻一掸烟灰。
“说是用广播来通知我接头地点,哦对了!密码母本是民国二十三年版的《康熙字典》。”
能把秘密交代到这个地步,陈明心想,眼前这年轻人应该是错不了。“那你过来之前,掌握共军什么情报没有?”
“嗨!我就是一做饭的,能知道什么秘密?不过…..我听那些匪首们在吃饭时说,沈阳周边的共军也要撤离了,好像是老毛子要撵他们走?”
“哦?那他们什么时候走?”陈明两眼突然一亮。
“估计也就这几天,我过来的时候,他们一些基层连队都已经开拔了。”
这个情报很重要,正是国民党挖空心思想要得到的苏军底牌。陈明小组本来对此是一筹莫展,可没想到,情况的转机居然出现在这个许忠义身上?
“你立功了。”微微一笑,陈明拍拍许忠义肩膀,“回头把情报行文,估计这一次,连戴主任都能记住你。”
把窃取的情报用行文格式誊写出来,并向军统本部提交,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苦差事。行文中,非但不能出现“估计、猜想”等模棱两可的字眼,而且还要注意措辞造句的语气。比如说对戴笠的称呼,“老板”这个词不是谁都可以用的,没有身份和地位的特务,一旦用上它,那就是自找麻烦。在戴笠面前,下属的自称也有说道,如果是在戴笠主持下,从训练班出身的特务,那他可以自称“学生”,并对戴笠尊称为“戴主任”。所以,许忠义在行文收尾的落款处,就写下了“学生忠义谨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