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肖锚

第145章(第3页)

 一封电报从南京送抵沈阳,刚刚破译出来,行营二处副处长张树勋便马不停蹄地赶到监狱,亲自会晤了齐公子。 

 “有人要我问你,对民国未来有何主见?”张树勋正襟危坐,神情如临大敌。 

 “退台湾,保平安,观其变,收人心。”十二个字,齐公子答得是行云流水。 

 “退台湾?难道……你认为大陆会守不住么?” 

 眯眯一笑,齐公子微微颔首。他倒是挺从容,可张树勋却坐不住了,脸色阴晴变幻。 

 “倘若总裁能及时撤出东北部队,还有半壁河山可守。不然……你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这怎么能当你没说呢?不行啊!你得说呀!这关乎我党未来之命运。”后面那句话,不是张树勋自己加上的,想知道答案的人,其实是他顶头上司的上司。因为临行之前,上司曾嘱咐他,倘若齐公子能看出国府有经营台湾之意,那就让他说下去,否则还是趁早打住,让他继续坐牢等待上刑场吧! 

 “退台湾,是指从现在开始,要做好退守台湾的准备。一旦真是到了退守台湾的尴尬境地,那么往下就不要急于反攻,而是先站稳脚跟徐图发展,收拢人心之后再等待时机。这个时机有可能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但我相信终有一日,**定会被他们的**搅得民心尽失。到那时,才是‘三**义’真正重现中华之日。”为什么不能急于反攻,齐公子也给点明了其中道理。用一隅之地去对抗数十倍于己的大陆,这不是闹着玩的,当年的郑氏家族都没能得手,就更不用说内忧外患的中华民国了。 

 张树勋冷汗直流,他不知道自己回去后该如何回复。党国大多数人都在叫嚣进攻,可齐公子却偏偏主张防守,这听上去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 

 “总裁不该心急啊!唉……”齐公子叹道,“倘若能等个十年八年,以**首脑的治国方式,必然会引发百姓流离、民怨鼎沸。国军若能趁此高举‘奉天伐罪’之义旗,其功效不但事半功倍,而且与今日时局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唉!可惜啊!可惜!大好局面,白白拱手让人了。” 

 张树勋这冷汗,算是长流不止了。他没想到齐公子不但敢说,而且还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蒋中正。像这种人,已不能用胆大妄为来形容了,按照前清的规矩,就该在菜市口被凌迟处死。“怪不得他敢擅自更改军事行动,嗯!这根源我算是找到了。”张树勋弱弱地想道。 

 *中华民国同前明政权在很多地方都很相像。同样实行“厂卫制度”,同样是以造异族的反起家,就连中山先生的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跟朱元璋的《奉天北伐讨元檄文》也很相像,只不过后者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总之,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归纳,笔者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 

 *明末首辅张居正,号太岳。清末两江总督曾国藩,字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