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肖锚

第147章(第3页)

 齐公子认为照这样犹豫不决地打下去,国军必败。当务之急,应该是迅速突围保存实力。 

 张树勋说:“你是不是想主张放弃锦州退守华北?” 

 “都被人家给围上了,还怎么退?往哪退?现在不是考虑撤退,而是突围,向华北突围。再这么迟疑下去,那可就夜长梦多了。锦州一完,沈阳也就随之完蛋,君于我,也就只能做个丧家之犬了。” 

 这个比喻挺不吉利,好在张树勋也没生气。稍后,关于增援锦州的事宜,他又征求了齐公子的看法。 

 齐公子回答说:“廖长官若一周前出兵辽西,战事或有可为之,然此刻进军,就是肉包子打狗了。” 

 张树勋听得很泄气,但他仍不死心,询问齐公子还有无可解之法。 

 “放弃沈阳,退守营口,尚可保存些实力。” 

 这怎么都是逃跑的决策?张树勋听得很泄气。堂堂的国民革命军,何时沦落到只会逃跑的尴尬境地? 

 “保存实力,徐图东山再起吧……” 

 “现在我是想知道,廖长官若兵发辽西,怎样才可以避免失利,你有没有办法?” 

 “为什么非要打辽西呢?”点着地图上的长春、沈阳,齐公子又道,“令沈阳全力以赴解救长春之围,对围城共军造成内外夹击之势,不要管辽西,把辽西交给华北方面处理。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待长春之围一解,两军兵合一处进攻营口,这总比被人家各个击破要好吧?”只要占据营口,便进可攻退可守,同时也能对辽西和华北形成策应,这在战略上就争取了主动。而这个主动,也恰恰是国民党目前所最需要的。 

 还甭说,这个方法张树勋是闻所未闻。倘若按照齐公子所说去做,东北局势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势态,即辽西的我军无力去支援长春,而长春围城部队,也会遭到数倍于己敌人的反包围。这样一来,**真正担心的问题就会出现,东北战局肯定会扑簌迷离了。 

 此外,锦州方面可以联合华北增援部队,内外夹击全力向葫芦岛突破,就算有损失,也只是局部的损失,国军主力部队尚可保全有望,总比被人家全歼要好得多。 

 不过,齐公子的构思是以弃守东北保存实力为主,即到关键时刻,国军也不能总把着政府军面子不放,该做流寇时,也得学学当年的**。可放弃土地对于蒋中正来说,不但肉痛,心也痛。要不怎么说他是地主阶级呢?在这一点上和那可亲可敬的“店小二”相比,倒是很有得一拼。 

 不放弃一城一地的得失,最终必是人地两失。 

 ***坚持攻打锦州,虽然他最后赢了,但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他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冒险。能成功,实属天命所归老天帮忙。倘若东北剿总司令长官依然是陈诚,那么国民党上层之间的意见分歧,很可能就会不出现,其结局如何,这就要值得耐人寻味了。 

 **的战略眼光还是很高明的,但也并非像某些人所吹捧的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在战术上是灵活多变,而在战略方面就表现得极为冒险,主张“化四平为马德里”,便是其真正水平的真实写照。与之相对应的蒋中正,则是由于过度保守,从而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契机,所以此消彼长,毛在军事方面就占据了上风。(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