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君前失仪,杖二十!(第2页)

 “确保陛下旨意通达,春耕无虞!”

 “嗯,韦卿归坐!”李世民闻言满意点点头,心中大事落下了一件。

 “谢陛下!”韦挺揖礼道谢,却没有退后归位,“臣启陛下!据太仓令呈报,历时三个多月,已从江南道经水路调运稻谷十五万石至京畿官仓。”

 “本月初,将联合各大商船趁水路通畅时节,加大转运力度,预计七月中旬可调拨江南稻谷合计五十万石!”

 李世民轻拍御座扶手,大声称好,“好,甚好!”

 “安西国道动工在即,参与修路人数不下……六万人,体力劳作粮食不可或缺,乃生命之源!”

 “韦卿、户部刘爱卿听令:将京畿、河西各地常平仓七成、官仓五成储粮、半数江南稻谷,调出用于安西国道修建工程用粮!”

 “并派出度支司造册入账备查!”

 所谓常平仓,朝廷在各地设立用于平稳地方粮价,以及应急救灾的储备仓。

 在丰收年,粮食供应充足会导致粮食价格暴跌,常平仓则以高于市场价买入。

 相当于对粮食价格进行保护,防止粮贱伤农。

 反之,灾荒年粮食短缺价格上涨,常平仓则以低于市价卖出,维持粮食市场秩序。

 官仓则是国家战略储备粮仓,主要储存朝廷税收的征粮,服务于国家财政、军事以及重大灾害救济。

 太仓令,隶属司农寺七品官吏,相当于将来的转运使,负责全国的粮食仓储收纳、调度。

 从江南道水路漕运粮食至关内,分为三段水中。

 两段顺流,洛阳至长安黄河段水路为逆水行舟,需要船工纤夫拖行,因此一艘船一趟最多运载五百石货物。

 若是全程顺水,最大官船可载千石,十万斤!

 “臣等遵旨!”韦挺、刘政会异口同声恭敬应答。

 几息过后,李世民面带玩味笑容,忽的大声喝道:“长孙冲、房俊、杜荷、魏叔玉,何在?”

 声势铿锵有力,仿佛霹雳在大殿响起。

 躲在文臣之列后方,低头不语第一次上朝的长孙冲四人,只觉脑袋嗡的一声响。

 “在……在的!”四人慌乱出列站成一排,躬身作揖头也不敢抬。

 不论文官二代,还是武将二代,面对李世民没有不害怕的。

 朝堂礼仪无需特意安排司仪传授,长孙冲等人也知晓,方才被李世民大声惊吓乱了方寸。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见此直摇头,不忍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