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被病娇大佬饲养今天也要努力赚钱
第44章 深海鲛人x温柔家主(44)
北京的旧式饽饽铺,预备的货品,有季节的分别,若春天的“玫瑰细饼”“藤萝细饼”,端阳的“五毒细饼”,夏天的“绿豆糕”“酥盒子”,秋天的“状元细饼”,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花糕”,十月一起,添卖“细馅元宵”“八宝南糖”,冬天的“萨骑马”“芙蓉糕”,新年的“月饼”“蜜供”,一年到头总有应时当令的饽饽,供客选购,致于“大八件”“中八件”“小八件”“缸炉”“槽糕”“油糕”与各种细致饽饽都是长川预备。(1939年《三六九画报》第1卷第8期,棣华《补述旧式饽饽铺》)
吃东西讲究应时当令,因为“谱儿”中之重要条件,若然在“谱儿”中再加一层“谱儿”之讲究,成为“谱中谱”,则其方法超过应时当令,名之曰“迎节”,又曰“吃鲜儿”。
如藤萝饼在四月,而三月十五藤萝方含苞时,即欲饱尝。
玫瑰饼在五月,而四月十五即先尝之,故有“鲜花藤萝饼”及“鲜花玫瑰饼”之名称。因其皆在花初开时即尝之,故名之曰“鲜”。又因其在节令之前,故曰“迎节”,及藤萝与玫瑰盛开时,则已至应节当令,无所谓“鲜”,故名之曰“应节”。(1941年9月《国民杂志》第9期,冰盦《北京之河鲜儿》)
开春吃春饼,随后黄花鱼上市,紧接着大头鱼也来了,恰巧这时候后院花椒树发芽,正好掐下来烹鱼。鱼季过后,青蛤当令。紫藤花开,吃藤萝饼,玫瑰花开,吃玫瑰饼;还有枣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鸡头才上河哟”,紧接着是菱角、莲蓬、藕、豌豆糕、驴打滚、爱窝窝,一起出现。席上常见水晶肘,坊间唱卖烧羊肉,这时候嫩黄瓜、新蒜头应时而系。秋风一起,先闻到糖炒栗子的气味,然后就是馋烤涮羊肉,还有七尖八团的大螃蟹。“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前后,食物的丰盛就更不必细说。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梁实秋·雅舍小品·馋》)
北平在春尾夏初白丁香紫藤花都灿烂盈枝、狂蜂闹蕊的时候,饽饽铺的藤萝饼就上市了。要说好吃,藤萝饼跟翻毛月饼做法一样,不过是把枣泥豆沙换成藤萝花,吃的时候带点儿淡淡的花香,平常净吃枣泥豆沙换换口味似乎滋味一新。还有一种是把藤萝花摘下来洗干净只留花瓣,用白糖、松子、小脂油丁拌匀,用发好的面粉像千层糕似的一层馅,一层面,叠起来蒸,蒸好切块来吃。藤萝香松子香,糅合到一块儿,那真是冷香绕舌满口甘沁,太好吃了。可惜来台湾二十多年,从南到北全是各色的九重葛,始终未见过一架藤萝,不然蒸点儿藤萝饼吃,那有多好呀!(《北京的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