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意气风发黄子澄(第2页)

 周琛:“......”

 看着老朱和朱棣戏谑的目光,一脸,小样儿你还想瞒我?的表情,周琛自闭了.......

 妈的!

 这水泥真不是我发明的啊!

 我就是个剽窃崽!你们咋不信呢?

 周琛无语了.....

 老朱和朱棣一脸我们懂你,不用解释的模样,周琛也无奈了。

 这下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

 老朱在和周琛,朱棣会和之后也就不再隐藏身份了,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开始参观起来.....

 而与此同时....

 湖广地区。

 黄子澄奉了老朱的命令带着五十两银子前来赈灾。

 作为皇命钦点的湖广承宣布政使,手上还拿着老朱的圣旨,可以说是万千殊荣加于一身。

 如今的他,颇有种天地之大任我遨游之感.....

 周琛?

 呵呵,什么东西?也配与我黄子澄相提并论?

 我黄某人,自幼饱读诗书,于朝廷之中数载更是教导过皇孙,深受陛下信赖。

 能力,背景,学识,经验,哪一个弱了?

 此次湖广赈灾便是我的机会!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乾坤未定,我黄子澄必是黑马!

 手握重权的黄子澄相当自信!

 .......

 明朝有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十三个省,分别是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广、陕西、山西、河南、江西、福建、浙江、山东。

 除此之外还有两京,分别是后世北京为中心的北直隶以及如今的大明朝国都应天府所在地,南直隶。

 偌大的大明朝分成十五个行政区域,而布政使,听名字就知道了,一个布政使管理一个地方,奉天子命令,约束地方权力。

 比如黄子澄如今是湖广承宣布政使,那按照职位,他就是湖广的大哥大。

 如此这般的职位不少人都会以为这承宣布政使是封疆大吏,一言九鼎,但事实上并不是。

 承宣布政使是听命行事,听的是皇帝的命令,他是皇帝的代言人,也仅仅只是代言人!

 比如某地发生了一件大事,想要处理就会层层上报到承宣布政使手上,然后他就会马不停蹄地请示老朱,老朱批复完之后他就按照批复的内容行事,基本可以说是等同于一个傀儡。

 原本这样的制度下,承宣布政使是有机可乘的,假如皇帝比较懒一些,政务堆压太多的话或许就会给他们放权。

 然而,老朱比较勤奋,事事亲力亲为,这一下就坚持了二十几年!好家伙,这傀儡就真成了傀儡了.....

 不过黄子澄这一次担任的湖广承宣布政使却不同。

 在接任之前他特地找老朱要了权,所以他的自由行动权力很大,可以不请示老朱直接下决定,妥妥当当的封疆大吏!

 这也是特事特办,谁让湖广受了灾,流民遍地呢?

 .......

 “老爷,前面就是湖广地区了。”

 马车外,正心潮澎湃中的黄子澄被管家的声音惊醒。

 黄子澄将头伸出窗外,往前一瞅。

 却见城门处,已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官员.....

 “哟,这些人还挺有眼色的么!看来本官的工作会好做许多了。”

 黄子澄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咱身怀五十万两,只需再借五十万两,那赈灾之事便万无一失!

 但就如此就够了吗?

 不行!

 如果只是赈灾,如何能显得出我黄子澄的厉害之处?

 我黄某人,心有韬略,运筹帷幄,不说别的,比周琛那厮肯定是要强!

 这厮都能找商贾借三千万两,咱也行!

 商贾?

 肥肉尔!

 区区贱籍,敢不同意?

 不同意那便是暴商,看咱手段拿捏你!

 尔等怕周琛,怕凉国公,怕三位王爷,焉能不怕我黄子澄?

 哈哈哈哈哈哈哈!

 想到自己找商人借来数千万两然后赈济灾民,受到万民爱戴,万民请愿,百里送行.....

 日后这明史之上便要如此记载:黄子澄,救湖广万民者也,为官数月便得万民所爱,百里送行古今少有,堪称大明洪武第一臣!

 啧啧啧....妙哉妙哉....

 第一臣有些夸张了,不过无妨,咱厚着个脸皮也勉强应该当得起.....

 ........

 意气风发的黄子澄到了湖广,即将准备开始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与此同时。

 开发区。

 周琛和朱棣带着老朱来到了琉璃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