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父与子,古泽和老爹

 一言出,大殿陷入沉寂。

 一双双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声音的源头处.....

 周琛也不禁好奇地看了过去....

 这一瞅,周琛也是愣住了....

 “老方?”

 此刻,方孝孺正一脸严肃地站在奉天殿中间。

 面对百官的目光,方孝孺没有半点的退避。

 老朱的目光也落在了方孝孺的身上,他在审视,同时也在皱眉。

 “孝孺啊,咱不是怀疑你的能力,只是这云南想要镇守,要是没有点统兵之能,不好办啊。”

 “陛下,这个简单,您可以派遣一上将随臣前往!”

 “臣以为,平定云南不仅仅是要军务镇压,治理云南才是真正的关键,否则土司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不可解决。只有把云南治理好了,那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扶桑王之才不该浪费在这小小的云南之地,湖广、福建、扶桑甚至整个大明都需要扶桑王,陛下,您可不能因噎废食啊!”

 方孝孺劝谏道。

 而此时,百官都已经傻眼了....

 尤其是文官集团。

 齐泰看着此时跳出来的方孝孺,气的牙痒痒。

 妈了个巴子的老方!

 老子好不容易想到这么一条阳谋妙计,你自己凑上来送人头?

 我日你大爷!

 看到方孝孺一脸坚决的模样,齐泰一阵头疼....

 看样子,这一次的算计估计又悬了....

 “陛下,您说这云南之地乱,需要派遣之人有统兵之能,这也简单,您直接让一上将,随臣前往不就可以了?”

 “人无完人,何必要求文武双全?”

 方孝孺一脸的坦然。

 而这话一出,老朱也是挑了挑眉头。

 这话....说的不错啊。

 首先周琛不愿意去,自己肯定是不能逼的,为了区区两万明君点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关系这买卖绝对不划算。

 周琛的价值远在这两万明君点之上!

 但齐泰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云南之地确实是需要镇守,更需要治理。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方孝孺去教化了。只是这统兵镇守之人的话该用谁呢...?

 而就在老朱思索之际....

 “陛下!”

 “臣以为还是扶桑王前往比较合适,扶桑王文武双全,只需他一人,完全不需要别人了!”

 齐泰咬着牙,殊死一谏!

 老朱看向周琛。

 周琛扭着个脖子,引颈受戮。

 老朱收回了目光。

 让这厮去?

 这厮也得肯去才行啊,这不是不肯去么....

 而就在此时....

 “陛下!臣愿随方大人前往!”

 一道声音自奉天殿上武将阵营中响起。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了过去。

 老朱不由自主地一挑眉....

 李景隆?

 年轻的李景隆意气风发,此刻挺身而出!

 “陛下!李将军既然愿意随臣前往,那这云南之事就无忧了。我们文武相济又有平西侯一脉于云南辅助,谅那云南土司弄不出什么乱子!”

 方孝孺再度劝谏,他要替周琛解围!

 如今的大明,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而这盛世的核心就是周琛!

 这要是在这关键时刻帮了主人公一把,那.....

 【洪武帝晚年,昏聩不堪,听信齐泰等奸佞之臣的谄言欲将周公发配至云南,周公为心中大同理想而不愿往之,洪武帝怒。朝局僵持之时有直臣方公挺身而出,后又有大明战神李文忠之子,大明小战神李景隆辅之,替周公镇守云南。天下大同之时,周公不由直言:方公之恩,若非其不愿,吾当缬草衔环以报也。晚年,洪武帝后悔不迭,自省己过,曾言:咱这一生,光明磊落,唯对方公有愧矣,天下大同,方公居功至伟!洪武之后,天下大同,孝孺之名享誉千古,千年之后,常有后人游览至云南,忆方公之风骨,缅怀其盖世之功绩。而方公当年之举又被誉为:周方之交。形容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情真意切!】

 啧啧啧。

 咱老方也是青史留名之人了,而且这名...留的大发了!

 老朱仔细想了想,确实,这也算是文武兼备了。

 而且方孝孺说的也对,湖广开发也需要周琛把控大局,还有扶桑的开发,这两个点所代表的明君点数量也不是小数目,要是不能兼顾的话,反倒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