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2页)

童进科等十多人陷入思考。

高晓光走了进去,先将三马赫固体燃料发动机设计成功的讯息告诉众人。

众人一阵欢呼后,高晓光针对童进科,设计长11.4米,重量近三吨重的弹体,耐心又详细灌输先进的弹体设计理念。

“高老师听了您的讲解,我坚信这次我一定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弹体。”

高晓光鼓励了众人几句,众人投入工作后,苗德方将他拽到一旁,低声道。

“高主任,前几天我去铸造生产车间,摸排了下咱们的生产制造水平……您猜怎么着?”

“是不是生产工艺以及精准度,达不到咱们设计要求?”

“您都知道?”苗德方吃惊的看着他。

“嗯!”

对于生产制造工艺,高晓光也是很无奈,他能手搓出通用机床,凸轮轴机床。

但想要进一步提高制造精度,就需要数控机床。

空间石碑虽具现了晶体管计算机技术资料,但关于晶体管封装技术却没有具现。

这让高晓光非常蛋疼。

5712以及龙国其它电子研究所,未突破晶体管封装技术之前,手搓数控机床只能是奢望。

怪不得前世网络流传一句调侃龙国制造业的话。

龙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设计图纸和科研人员,但工业制造水平却是三流。

此时,高晓光深深体会出当时科研人员的无奈。

“高主任,咱们制造工艺落后,而且专业人才储备也不足。想要制造技术含量高,精度高的各类导弹。

如果没有更精密的数控机床……以为我的计算,就是让八级工师傅们手搓的秃噜了皮。

也会因制造技术等众多因素,使得咱们第一款地对空导弹,射程最高不会超过100公里。”

100公里嘛?

这已经比萨姆导弹射程远了近一倍距离。

高晓光听到苗德方的话很是欣慰。

能有如此射程,也不枉他近一年的辛勤付出。

唉!

自己这个挂壁挂开的再大,想要打造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也需要近十年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