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汉灵帝,死了(第2页)

 陈风却在算着成本,宣纸制造需要的成本并不高。 

 稻草有现成的,其余的算上工人的工钱,成本大概也就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的成本,可以制作数百张纸,价值数千金。 

 这个时代,一金等于十六两银子。 

 数千金,那就是数万两白银。 

 十两银子的成本,卖出数万两银子的高价。 

 这么一算,陈风都被吓了一跳,嘀咕道:“本侯是不是太黑心了点?” 

 管他呢,宣纸只此一家,错过了就没有了。 

 这叫,市场垄断,爱买不买。 

 定好价,陈风以蔡邕的名义,向天下文人发布了要出手宣纸的消息。 

 当然,这些文人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宣纸。 

 没关系,陈风特意让人将所有造出来的宣纸,带去交给了各州商人代理。 

 让他们严格按照自己的定价来出手,当然,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将价定得更高。 

 出售后,各州商人代理拿一成利润,陈风独占九成。 

 各州商人代表听到陈风对这些纸的定价,一个个都吓蒙了。 

 一百张纸一起卖,需要一千金? 

 这价格简直高得太离谱,在他们看来根本不会有人会买。 

 所以,对于那利润分成,各州的商人代理也没有太过在意。 

 卖都卖不出去,利润分成再高有什么用? 

 起初,跟他们所预料的一样。 

 别人一听那什么宣纸要一千金,一个个都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他们,更不要说掏钱买纸了。 

 虽然很想放弃出售宣纸,但又害怕会得罪冠军侯,以后不再让自己代为售酒,那可就亏大了。 

 为了尽最大努力,其中一个商人代理,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将宣纸打开,免费送了一张给其中一个文人。 

 那文人见识到了宣纸的魅力,再也抵挡不住诱惑,购买了一盒宣纸。 

 有时间研究诗词歌赋的文人,基本上都是士族子弟。 

 他们有的是钱,不在乎这千金。 

 如此好的纸,买一盒回去,也能向其他人炫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