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集,灵鹫山(第2页)
人生每个阶段,每个经历之后都有新的观点,旧的看法。桃夭夭从一个初入江湖的懵懂少女,到如今能与长老级别的人物周旋,她的心境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十岁坚信的真理,三十岁成了笑话,四十岁又化作一声叹息。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推翻自己,也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在动物眼里面,我们都是坏人。桃夭夭看着窗外的飞鸟,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在动物眼中,人类或许就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这让她意识到,善恶不过是立场不同的投影,没有绝对的黑白。
没人真的跟你讲义气。她经历过太多背叛,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友情,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酒桌上的“两肋插刀”,到了现实里往往变成“插你两刀”。利益面前,连影子都会离你而去。
黑可以是白,白可以是黑。在这江湖中,是非对错本就难以分辨。有些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就像墨水掉进大海,谁还分得清哪滴是纯净?
社交的本质是场价值交换,桃夭夭与两位长老的交往也是如此。她用千年花露酒换取他们的指点和潜在的庇护,而两位长老也乐于接受这份好处。人与人的关系是场价值交换,你有筹码,别人才愿意上桌;筹码清零,连散场的告别都显得多余。
努力的真相是,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连被收割的资格都没有。桃夭夭每天都在修炼,提升自己的实力,尽管有时候付出了很多努力,却看不到明显的进步,但她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这江湖中不被淘汰。韭菜至少还能成为肥料,而烂泥只能被踩进地里。
太过善良的人,往往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桃夭夭曾经因为善良,帮助过很多人,却有一些人恩将仇报。农夫救蛇的故事反复上演,不是蛇太坏,而是农夫太蠢。她逐渐学会了把握善良的尺度,不再无底线地付出。
人生本质是场单人旅行,中途有人上车,有人提前下车。桃夭夭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她也慢慢习惯了这种孤独。她能做的,不过是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学会与自己对话。在孤独中,她反而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断成长。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连“无能为力”的资格都没有。它能让鬼推磨,也能让人推鬼。桃夭夭在江湖中闯荡,深知金钱的重要性。有了钱,她可以购买珍贵的修炼资源,提升自己的实力;可以结交更多的人脉,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她也明白,不能被金钱所奴役。
再精密的计划,也抵不过命运的玩笑。桃夭夭曾经精心策划过一次行动,却因为一个意外的因素,导致计划全盘皆输。就像精心搭建的纸牌屋,一阵风就能让它轰然倒塌。她逐渐学会了接受命运的无常,在变化中寻找新的机会。
年轻是挥霍的资本,年老则是被嫌弃的累赘。社会对人的耐心,往往与年龄成反比。桃夭夭看着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前辈,在年老体衰后被人遗忘,甚至被人欺凌,她心中感慨万千。这让她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目标。
年轻时谈理想,别人说你热血;中年后谈理想,别人笑你幼稚。最后连自己都忘了,理想曾是心中的火。桃夭夭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那时候的她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憧憬。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江湖的磨砺中,她的理想似乎变得模糊了。但她不想让心中的那团火熄灭,她要在这江湖中重新找回自己的理想。
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就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以为危险就不存在。桃夭夭见过太多人被谣言所蒙蔽,不愿意去探寻事情的真相。他们只相信那些符合自己认知的信息,对于相反的证据视而不见。再好的感情,也经不住利益的撕扯。血缘会变质,友情会发霉,爱情会腐烂,唯有利益永恒。她见过太多因为利益而反目的亲人、朋友和恋人,这让她对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成熟是把棱角磨平的过程,也是把天真杀死的过程。当你学会沉默,就已经向世界缴械投降。桃夭夭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变得成熟稳重,她的棱角在江湖的风雨中逐渐被磨平。她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不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我们拼尽全力活着,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就像蝼蚁在棋盘上奔波,以为自己在下棋,其实只是棋子。桃夭夭有时候也会迷茫,她不知道自己在这江湖中不断拼搏的意义是什么。但她知道,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只能继续走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希望是最廉价的安慰剂,也是最昂贵的奢侈品。有人靠它续命,有人因它粉身碎骨。桃夭夭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希望,她相信只要有希望,就有改变的可能。但她也明白,不能盲目地依赖希望,还需要付出实际的行动。
誓言就像便利店的饭团,标注着“永远有效”,却在现实的高温里迅速变质。人们总在过期后才发现,当初的承诺不过是应急的填充物。桃夭夭见过太多违背誓言的人,他们在许下诺言时信誓旦旦,可在面对现实的诱惑时,却将誓言抛之脑后。
旁观者的眼泪是最廉价的表演,他们既享受悲悯带来的道德优越感,又生怕被苦难溅到衣角。真正的援手,永远比叹息声更稀少。桃夭夭在遇到困难时,感受到了太多的冷眼旁观。那些所谓的同情,不过是别人用来满足自己道德感的工具,真正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