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争辩(第3页)

 齐瑾爽朗一笑,尽显长兄风范,“阿照年纪尚小,自然不理解这其中用意。既然是有人向父皇提出设立女学,那实施之人必得想的周全才是,否则上行下效,稍有不当,就会导致民心不稳。”

 “可我观三哥之意,”阿照道,“三哥之所以反对开设女学,一是因女子治国,会遭男子反对,于民心不利,二是因对平民开设,是在做无用功,于发展无益……”

 齐瑾一顿,不知他所言何意,只好道,“正是,阿照可有何高见?”

 阿照恭谦道,“在父皇和三位兄长面前,阿照不敢称高见。只是阿照愚钝,觉得既然这两样行不通,那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呢?

 下层百姓学不了,但上层可以学之;治国理政不便学,也可以学一些诗词歌赋、针线纺织、经商理财等等。女学可以以此为类而分,亦可专设《内训》、《女诫》课程,既能开女子蒙昧,又不失宗法本分,通了文墨,将来教导儿孙也能明理,于父皇推行新政亦有裨益,例如范母教到范仲淹,方得以让范文正公写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为什么偏要一棒子打死呢?”

 齐瑾无奈,觉得他这个弟弟似乎有些榆木脑袋,“没有这女子学堂,官家小姐照样能读书明理,若开设了,也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倒浪费官家的钱财。更有甚者,这女学还有可能成为某些豪强掠夺、培养瘦马的专场,实在是弊大于利也。”

 “为什么不能装装样子呢?”阿照问道,“咱们大晟国富民强,也不差也几百万两白银。何况,若没有这女学,难道就能消了豪强们的瘦马之风吗?与其怕女学沦为风月之地,为何不直接严惩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