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陈淮(第2页)

 

京城不必多说,而金陵,自从太后兵变后,世家凋零,没了爵位,多有回乡养老的家族。而金陵,正是皇室一族同众多世家的祖籍,高祖皇帝当年正是在此发家,率领一众功臣建立功业。

 

齐琰心中多了丝犹豫,他的身上到底流着晏家的血,不能无所顾忌地伸手指向世家,他先顺着谢允继续查案,自己则想要夜晚去向母亲打探消息。

 

而齐瑾有了线索,就找谢允借了吏部的官员和卷宗,打算从金陵现存的世家中一一排除,他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个他没有见过、只在本朝史书上记载的人——

 

陈淮。

 

陈淮,出身武将之家,祖父曾随高祖皇帝起义,是晏季的部下,然则其祖父与父亲都先后战死,因孤儿寡母,被晋阳公主接济,晏时之父晏珏更是收入将陈淮收入门下。

 

陈淮才华出众、少年老成,成为了晏珏的第一得意门生,连小十余岁的晏时都要尊称一声“世兄”。晏珏常常感叹,若是陈淮是他儿子该有多好,还说,若非小女(晏昭)与陈淮年纪相差太大,定要将他纳为东床快婿。

晏珏是当年的宰相,他死后,轮到陈淮接班,之后才是如今的沈攸。

 

当日继太皇太后(高祖皇帝之妻)、晋阳大长公主、晏珏相继离世后,权势抵达巅峰的世家大族逐渐有了下滑的迹象,先帝也越来越看不惯陈淮和皇后。陈淮为明哲保身,于洪熙十八年主动乞骸骨,辞去了京中一切职务,带领族人回到了金陵。

 

可纵然京城里没有了他的身影,可他的弟子、学生还是遍布了京城和地方各地。

 

例如,青州除了李长策这位刚刚升上来的别驾,另一位别驾——王准,正是陈老爷子从前的门生。

 

齐瑾得知这一切后,已是深夜,心中猜想渐渐有了着落,而另一边,齐琰也在母亲的叙述中,得知了这一切。

 

“母亲,那咱们……”琰儿眼中闪过一丝犹疑,“还要继续查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