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庙会

五月初三夜,青州城一改白日的压抑沉闷,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年一度的泰山娘娘庙会正值高潮,长街两侧灯火如昼,游人摩肩接踵,叫卖声、嬉笑声、丝竹声汇成一片喧腾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烤饼、糖人、香料以及燃烧艾草的独特气息。

 

元熹如愿换上了一身寻常富家小姐的鹅黄襦裙,乌发只简单挽了个髻,斜插几支素玉簪,脸上覆着半个昆仑奴面具——这是庙会常见的装扮,狰狞的面具下往往藏着少女明媚的笑容或少年跃动的心。

 

她身旁的谢贞观则是一身玄色劲装,外罩一件不起眼的青灰色布袍,同样戴着半张昆仑奴面具,遮住了他棱角分明的下颌和紧抿的唇线,只露出一双深邃沉静的眼眸,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汹涌的人潮。

 

他高大的身形如同一座沉默的灯塔,在涌动的人流中为元熹隔开一小片安稳的空间。

 

“好多人啊!”元熹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难掩的兴奋,她好奇地东张西望,目光流连在五彩斑斓的灯笼、精巧的泥人、喷香的小吃摊上。

 

人流一波波涌来,她几次被撞得趔趄,又一次被挤得差点站不稳时,她下意识地伸手,轻轻抓住了谢贞观紧实的小臂衣袖一角。

 

隔着布料,那瞬间的触碰让谢贞观身体明显一僵,仿佛有微小的电流窜过,他猛地低头,面具下的眼眸对上元熹带着一丝促狭和理所当然的目光。

 

“谢小将军,”元熹的声音带着点娇蛮的笑意,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人太多了,借你衣袖一用,免得本宫走丢了,你不好交代吧?”

 

谢贞观喉结滚动了一下,压下心头那阵陌生的悸动和耳根的微热,声音刻意保持着平稳,甚至带点公事公办的刻板,“殿下小心,随意即可。”

 

他微微调整了手臂的位置,让她抓得更稳些,同时身体绷得更直,仿佛那被抓住的不是衣袖,而是什么千斤重担。

 

元熹满意地弯了弯眼睛,抓着他衣袖的手却没松开。两人就这样,一个兴致勃勃如出笼的雀鸟,一个沉默稳重如磐石,在喧嚣的人海中穿行。他们一起在河畔放了祈求平安的莲花灯,看着点点灯火顺流而下,融入夜色星河;他们在灯谜摊前驻足,元熹聪慧地猜中了好几个,赢得摊主啧啧称赞和几样精巧的小玩意儿,她得意地塞了一个小玉葫芦给谢贞观,他默默收下,攥在手心;她还拉着他尝了刚出锅的糖油饼,那甜腻酥脆的滋味让她心满意足,面具下的笑容真实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