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温情(第2页)

 

齐瑾看了看元熹,又看了看晏清禾担忧的眼神,最终轻轻点了点头:“有劳妹妹了。”

 

他转向曹蘅,“母妃也受惊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曹蘅看着儿子苍白的脸色和臂上的伤,心疼地点点头,又担忧地望了一眼内室,才在宫女的搀扶下离去。元熹则小心翼翼地扶着齐瑾,一同离开了这压抑的院落。

 

晏清禾回到了房间,关上房门。偌大的卧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以及床上昏迷不醒、但生命体征已平稳的齐琰。烛火摇曳,将帝后疲惫的身影长长投在地上。

 

齐越缓缓走到床边坐了下来,僵硬的身躯终于松懈下来。他伸出手,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珍视,拂过齐琰冰凉汗湿的额发,又小心翼翼地将儿子微凉的手掌拢在自己温热宽厚的掌心。

 

“清禾……”他声音低沉,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浓得化不开的自责,“朕……是不是错了?”

 

晏清禾走到他身边,没有坐,只是将手轻轻搭在他紧绷的肩上。

 

“朕平日里……是不是太忽视琰儿了?”齐越的目光没有离开儿子沉睡的脸庞,更像是在问自己,“他懂事稳重,从不争抢,也从不抱怨。朕总以为他年纪还小,来日方长。可朕忘了,他也是朕的儿子,他也渴望朕的认可,他也想像彘儿那样,在朕面前证明自己……”

 

他的声音哽了一下,“若非朕的忽视,若非他心中那份急于证明的执念,他何至于要亲自去闯那龙潭虎穴?何至于险些把命都搭进去?是朕把他逼得太紧了。”

晏清禾的眼圈瞬间又红了,她也坐了下来,与齐越平视,双手覆上他紧握着齐琰的手,声音温柔,或许是出于真心,或是是出于经年累月练成的伪装,连她自己都时常分不清其中的感情,

 

“陛下,怎么会呢?陛下没有逼他,反而给了他机会,让他参与国事,让他历练。琰儿今日之举,不是因陛下忽视而生的怨怼,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他心中装着江山社稷,装着为君父分忧的责任……

 

这份担当,这份勇气,臣妾相信,纵然再选一次,阿照依然会如此,因为他是父皇的儿子。”

 

晏清禾的话语像温润的泉水,缓缓注入齐越干涸愧疚的心田。他抬起头,对上皇后那双同样盛满疲惫、担忧,却依旧坚定明亮的眼睛。

 

那里面没有指责,只有理解、宽慰,以及与他同担风雨的坚韧。

 

“应尽之责……”齐越喃喃重复着,反手紧紧握住了晏清禾覆在他手背上的手。

 

他望着眼前这个陪伴他走过风雨二十余载的女子,看着她眼底深处那份与自己同样刻骨的痛惜,心中翻涌的情绪再也无法抑制。

 

“清禾……”

 

他喟叹一声,将晏清禾拥入怀中,而这次她也没有拒绝。

 

摇曳的烛光下,帝后二人就这样依偎在儿子的病榻前。齐越闭着眼,汲取着妻子身上熟悉而令人安心的气息,晏清禾则凝视着儿子逐渐恢复血色的脸庞,依靠在他沉重的臂膀上。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苦涩的药味,以及一种劫后余生、相依为命的温情,仿若在昔年山野孤村的木屋中一般。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猜忌、隔阂、朝堂的风云,都被隔绝在这小小的、被烛光守护的一方天地之外。

 

窗外,青州城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终于迎来了黎明。而室内,帝后相依的身影,如同两座沉默的山峦,直到窗棂外透进第一缕熹微的晨光,轻轻洒落在齐琰微微颤动的睫毛上。

 

齐琰在第二天午后醒来,虽身体酸软,浑身无力,却自言并无大碍,让母后父皇等安心便是,元熹告诉阿照,说父皇让你安心养病,青州其他事就且不必再理会,齐琰点了点头,但眼中还是闪过一丝落寞,往后的日子仍旧是一如既往的沉闷。

 

接下来的几日,谢允和齐瑾依旧是忙着查案。借由刺杀皇子一案,审查了青州大批官员,其中抖出不少贪污受贿之事;王准其人本来守口如瓶,但有一日却不知为何,承认了自己是行刺皇子的主谋,并提供了一系列证据,称是因为楚王查到了通源钱庄与皇商的暗中交易,为了阻止楚王断人钱路,便只好痛下杀手,但王准却拒不承认是受人指使,只说自己是通源钱庄的股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