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泰山封禅(第2页)

 

齐瑾更是言辞恳切,将父皇的不忍解读为“爱民如子”,并保证会精心筹划,力求简约,不扰民生。

 

齐越看着阶下跪伏一片、言辞恳切的臣子,目光扫过儿子齐瑾眼中那份极力推崇与期盼,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

 

那份对千古一帝名号的渴望,终究压倒了表面的谦抑。

 

他沉默片刻,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民意”压力,最终,长长叹息一声,带着一种“勉为其难”却又隐含威严的决断,

 

“众卿拳拳之心,天地可鉴。既是天意民心所向,朕……若再推辞,恐拂了上天眷顾与臣民厚望。罢了,传朕旨意:着礼部、太常寺即刻筹备泰山封禅大典。务求庄严肃穆,合乎古礼,亦当体恤民力,勿使奢靡。”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声震殿宇。

 

齐瑾心中默默悦然,他当日称说父皇御驾亲巡的那个未曾说出口的第三个理由,正是向父皇谏言泰山封禅,这样一来,父皇比如会为他的“懂事”而感到欣喜,日后他对那个位子,也多了一分把握。

 

……

 

政和二十二年八月,东岳泰山。

 

天高云阔,层林尽染。古老的岱宗在秋阳下巍峨耸立,如同沉默的巨人,俯瞰着尘世的兴衰更迭。

 

封禅大典,如期而至。

 

自山脚至岱顶,旌旗蔽日,仪仗如林。精锐的羽林军甲胄鲜明,肃立于御道两侧,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阶肃立于漫长的神道之上,神情庄重,屏息凝神。

万余名参与大典的军民,更是在山下绵延数里,形成一片人海的汪洋。空气中弥漫着香烛、松柏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敬畏与期待的肃穆气息。

 

吉时已到。

 

齐越头戴十二旒通天冠,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纹冕服,龙章凤姿,气度恢弘。他步履沉稳,沿着那条象征帝王通天的御道,一步一步,拾级而上,阳光洒在他身上,冕服上的金线刺绣与玉饰熠熠生辉,仿佛有真龙之气环绕。

 

在他身侧略后半步,是晏清禾。她身着深青色袆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宽大的衣袖在秋风中微微摆动,衣袂上的翟纹与五彩云霞仿佛要乘风而起。

 

容颜依旧雍容,但在这至高无上的荣耀时刻,她的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