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漕运改革(第2页)
“启奏陛下,漕运乃国之血脉,关乎京畿百万军民之生计,亦系江南财赋北输之命脉。然臣观近年漕务,积弊日深,漕粮在途损耗巨大,远超常例,运丁疲苦,胥吏贪墨,河道壅塞,转运迟滞。长此以往,非但虚耗国帑,更恐动摇社稷根本……”
他痛陈漕运之弊,字字句句切中要害,引得不少大臣暗自点头。
“臣思虑再三,欲革除沉疴,非派一才德兼备、勇于任事、且能体察下情之重臣主持不可!”
齐越微微颔首,他也早就看过了沈攸的奏折,深表赞许,“那爱卿以为,谁能胜任此职啊?”
众人包括皇帝在内,都觉得沈相自然会推举楚王,但沈攸话锋一转,抬起头,目光坦荡地望向御座上的齐越,随即转向站在皇子队列中的齐瑾,眼神中竟带着几分“激赏”与“期许”。
“老臣以为,秦王殿下在青州仓廪案中,安抚流民,处置贪腐,其心思缜密、体察民艰之能,朝野共睹。且殿下正值盛年,锐意进取,实乃主持此番漕运革新、为国除弊之不二人选。臣,原向陛下举荐秦王殿下!”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尤其是秦王一党。
沈攸竟然力荐秦王?这个与楚王派系针锋相对、甚至可以说是秦王母舅曹膺惨死幕后推手的老狐狸,此刻竟如此“大公无私”、“为国举贤”?这简直比漕运本身的积弊更令人难以置信。
齐瑾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身旁的齐琰,见他面色平稳,甚至还朝自己淡淡一笑,齐瑾心下便猜到是其与沈攸提前商量好了,而目的,正是为了对付自己。
谢允站在文臣队列前列,垂着眼睑,袖中的手指却猛地收紧。
他瞬间洞悉了沈攸的险恶用心——漕运,这是何等庞大而复杂的利益网?
牵涉沿河数省勋贵、豪强、地方官吏、漕帮乃至京中无数权贵的切身利益,水比青州深了何止十倍?
积弊百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谈何容易!便是他辅佐陛下多年也不敢轻易碰这个,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沈攸此举,表面是委以重任,实则是推入火坑,名为“举荐”,实为捧杀。一旦齐瑾接下,无论成败,都将成为众矢之的。
成了,功劳未必能全落在他头上,且必然得罪无数权贵;败了,便是能力不足、有负圣恩的铁证,足以带着秦王派系一起元气大伤。
谢允的目光悄悄投向齐瑾。
年轻的秦王脸上掠过一丝惊讶后,随即是深沉的思索,谢允看到了他眼中不甘蛰伏、渴望证明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