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小说马月猴年

第八九三章 反客为主(八)(第2页)



 
  王允最终下定决心反叛董卓,未必没有董卓居然动手干掉了袁隗的原因在内。董卓杀张温,杀颍川太守,甚至屠杀阳城百姓,这些在汉代高层观念里面,是大事,但是并不是天大的事情,甚至迁都这样的行为,这些士族子弟虽然不满,但并没有决然反叛,依旧跟着到了长安……


 
  当董卓举起了向袁隗的屠刀,原本这些迟疑不决的士族子弟就骤然之间形成了一股绳,将董卓绞杀了。


 
  不说条条框框规矩甚严的汉代,就算是后世战争时期,难道光头强看着送到桌案上的猪毛,难道会是一直和蔼可亲,绝对没有起什么杀心?


 
  换一个立场,当光头强被困在皇城当中的时候,森林里面的大佬们难道不懂得干掉这个光头强,他的人脉就断绝了,没有了领头人就可以趁乱莽一波?


 
  在后世,要杀人简直不用太简单,一颗子弹一杯毒药,甚至是汽车飞机交通事故,方法多了去了,为何都没有动手?


 
  当时这些人的手下不是自己的亲兵?


 
  不是只听当事人的命令?


 
  不是在领地之内说一不二?


 
  那么最终还是没有动手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有些先例不能乱开,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刘岱先举起了对同僚的刀,所以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一样被同僚和下属联手坑掉了,公孙瓒举起了对皇室宗亲刘虞的刀,所以最终四分五裂,不仅是河北的士族,就连他手下的胡人也骤然反叛,最终导致将整个辽东送给了袁绍。


 
  能用阳谋为何要用阴谋?


 
  就像是现在,杨彪就在用阳谋。


 
  斐潜不是立功了么?


 
  将斐潜扶上马,然后送一程,直接送中央去,平阳这一带自然就没有了领头人,那么加上皇甫嵩招抚军队,在加上给兵卒允诺厚利,也就理所当然的可以将斐潜的这一批久经战阵的兵卒演变成为自家的部队了。


 
  正大光明。


 
  就算是斐潜知道了又能奈何?


 
  杨彪可以在任何场合都拍着胸口大大方方的说,这是为了给斐潜表功,这是为了酬劳功臣在边疆的辛劳,这是斐潜应获得的功勋,这是为了鼓励后进,给大汉朝堂输送年轻的血液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