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小说马月猴年

第2374章事在阳谋(第3页)

 至少是当下没有…… 

 『唉……』臧霸叹息了一声。 

 孙观转过头看着臧霸,『现在怎么办?就这么拖着么?』 

 『……』臧霸抬起头,看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能拖当然拖着,可是我担心拖不下去了……』 

 『为什么?』孙观问道。 

 臧霸没说话,只是看着远方,良久,再次叹了一口气。 

 ……(〒︿〒)…… 

 广陵算是徐州比较边缘的郡县了,因为在汉代的时候,沿海一带的的海岸线还没有那么的往外扩展,一些冲积平原还在形成当中,所以其实广陵就已经是比较靠近海岸线了,比较的偏远。 

 在广陵往北,就是下邳,陈氏一家子的根据地。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城池,也是仅次于徐州治所的繁茂之处。 

 在冷兵器时代,水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军不能离开水,因此虽然说在广陵往北的土地没有像是江南山丘弥补,丘陵众多,算是比较开阔的地带,但是对于孙氏兵卒来说,依旧离不开水源,沿着河流进攻,便是再稳妥不过的选择。 

 也就是淮水和泗水。 

 淮水上的重要节点,就是广陵,而泗水上的节点,就是下邳,而通过沂水,又勾连了东海郡和琅琊郡。如今广陵受到了孙权军的进犯,然后战火就即将要绵延到了下邳,自然是派遣了不知道多少报信的,求援的,纷纷扰扰的就往许县,邺城而去。 

 当然,这些信使当中,也少不了往东海郡求援去的…… 

 臧霸是琅琊相,昌豨则是东海相。 

 下邳请求援兵的书信,堆放在昌豨桌案上。 

 广陵城防原本就是年久失修,在机上孙军水陆并进,楼船直抵广陵城下辅助进攻,即便是满宠驰援,也是守不住,最终撤离了广陵,退守下邳。 

 然后在昌豨桌案的另外一边,是邺城发来的书信,表示邺城的教育质量非常好,想要请昌豨的公子去『莅临指导』一番…… 

 真去了估计就是永别了罢? 

 之前昌豨和曹操不对付,是因为曹操只是给昌豨了一个名头,而具体的东西什么都不给。昌豨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没有说明白,亦或是自己打上去的报告还在排队,结果后来实在等得不耐烦了,转弯抹角找了人一问才知道,老曹同学根本就没有打算批复他的申请! 

 不仅是昌豨的申请,从东莞到琅琊,从东海到城阳,凡是泰山军的地盘的需求,统统都是看不见听不到,从头到尾曹操根本就不打算给与任何的支持! 

 当然,老曹同学的其他地方其实也是紧巴巴的,但问题是人都不是只懂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么? 

 这就让昌豨很失望。 

 非常非常的失望,因为昌豨还以为他这个东海相就是代表着成功洗白了,上岸了,但是实际上,在那些人眼中,他不是一个两千石的地方大员,依旧还是一个贼! 

 泰山贼! 

 所以即便是那些人知道徐州青州的这些地方,因为之前的战乱,不管是城防还是水利,亦或是庄禾耕地,都是受到了一定的损毁,并且这些人也知道昌豨的申请工匠,是为了农桑水利进行修复…… 

 这是对百姓有好处的对不对? 

 可是因为昌豨是泰山贼出身,所以就是不批! 

 所以,东海郡的城防还有其他的设施,修复进程缓慢…… 

 为此昌豨不知道骂了曹操多少次,甚至因此差点引来了杀身之祸。 

 这一点昌豨还是多少清楚的,甚至都听人说曹操原本是要让臧霸前来杀了他的,但是臧霸拒绝了。 

 原因么,当然是兄弟情谊…… 

 兄弟个屁! 

 兄弟情谊能当饭吃么? 

 是兄弟情谊重要,还是当下自己手中的兵卒重要?如果没有了自己手中的兵卒,兄弟情谊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么? 

 臧霸不愿意动手,因为臧霸不是傻子。大家都是知道这个是离间计而已,而且还是摆在明面上的离间计。臧霸和昌豨关系并不好,只不过是因为共同顶着一个『泰山军』的名头而已,所以如果一旦臧霸动手,那么原本还算是能维持得住的局面立刻就会崩! 

 反过来也是一样。 

 昌豨也不会对臧霸动手,即便是不懂得唇亡齿寒的典故,也明白这个道理。别管泰山军当中相互能不能合得来,至少对外是一致的,这样才能稳的住。 

 可是现在,越来越麻烦了…… 

 虽然说在臧霸拒绝了,可是昌豨心中犯嘀咕啊,鬼知道臧霸是不是真拒绝了? 

 万一那个什么…… 

 所以明知道是离间计,但是心中多少就已经是有了隔阂。 

 现在,就更麻烦了。 

 如果说援救下邳,意味着东海郡内兵力因此会空虚,而琅琊郡就在隔壁,谁能保证臧霸不会再次接到什么命令? 

 如果不出兵救援下邳,也就几乎是等同于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上去,不管是下邳最终能不能守得住,这罪名就大了,再不是骂几声曹操的那种小过,到时候曹操再喊打喊杀,即便是臧霸也未必能拦得住…… 

 怎么办? 

 昌豨左右看着,目光在两边的书信上来来去去的巡弋,而他的手却不由得伸到了自己的怀里,摸到了另外的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