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小说马月猴年

第3655章朱笔轻描忠骨血,高台独咽万古灰(第3页)

  曹操需要这个胜利,无论它有多少水分。

  他需要用它来鼓舞士气,震慑敌人,安抚内部。

  至于真相?

  在残酷的权力斗争和宏大的战略棋盘上,一群底层兵卒的伤亡和一个被粉饰的胜利,两者的分量么,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选择性地忽视了荀彧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沉重,也压下了自己心中那一丝隐约的不安。

  曹操是懂『政治』的,所以他知道,在某些时候,必然是需要『妥协』。

  没有所谓的黑和白,只有五十度的灰。

  荀彧将这个调查报告上报到曹操这里,也是证明了荀彧不想要揭开这个腐烂的伤口。

  荀彧虽然是一流的智者,但并不是世间少有的大勇之人。

  敢对于自己身上腐朽下刀,并且怀着不活就死的大勇气者行列里,绝对没荀彧的位置。

  那么曹操呢?

  早年他有的。

  但是年龄越大,这一份的勇气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曹操他最后下达的指令,也同样证明了曹操当下也不敢揭开这腐朽的伤口……

  甚至是开始了自我的麻醉。

  曹操看着荀彧离去,然后起身,缓缓的走出大帐,登上了一盘的高台,拒绝了典韦的跟随,也没有让其他人一起上瞭望的高台。

  天际茫茫。

  黄沙漫漫。

  当年反董联军之地,如今曹操独处之所。

  昔日高歌,盛宴,觥筹交错的身影消失了,现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曹操披着陈旧红黑披风。

  乱风吹拂着曹操花白的头发,即便是头上绚丽且贵重的进贤冠,也压不住纷飞的零散。

  往事如烟。

  纷乱的思绪涌动在曹操心头。

  这一路走来,他成功了么?

  或许吧……

  『夫独立临高台兮,

  观四野烽燧未衰。

  兵甲北顾兮飞尘蔽日,

  王师西望兮战鼓如雷。

  本欲执长策兮清寰宇,

  奈何……』

  曹操的声音低了下来,混杂在风中,与旌旗招展的猎猎混在在一起。

  有些人看见了曹操在高台之上,似乎想要探头探脑过来听一耳朵,但是走没两步就看见了在高台之下冷眼肃立的典韦,便是缩了一下脑袋,装作自己是打酱油经过的……

  典韦微微抬头,看了在高台上的曹操身影一眼。

  他听不懂曹操在说一些什么,但是并不妨碍他猜测到曹操现在心情不好。

  典韦挥挥手,让手下的护卫散开一些,将这里的空间留给曹操。

  或许,也正是因为他不懂曹操的这些诗词歌赋,所以曹操才会在他的面前毫不避讳的吟诵。

  『忽闻捷报兮自南荆,

  夺堡克险兮振军威。

  金章耀甲兮颁厚赏,

  凯歌入云兮酒盈卮。

  哈哈!

  哈哈……』

  曹操挑着眉毛,哈哈笑着,不知道是在笑什么。

  或是笑旁人,也或许是在笑自己。

  『何故抚膺兮心若坠?

  何故揽镜兮鬓先摧?

  文若垂目兮避吾问,

  元嗣缄口兮血染衣!

  旧部噤声若寒蝉,

  族侄辞色尽游移!

  吾知之!

  汝知之!

  天地知之!

  唯有百姓兵卒愚蒙之……』

  曹操一边轻轻拍打着高台的凭栏,一边摇头晃脑,似乎沉浸在某种想象之中,抑或是自我的审视和感慨里面。

  他想起了骠骑大将军斐潜对于寒门的态度,也想起斐潜的那些制度,科举,度田,限制士族举荐,对于经文的求真求正等等……

  原本一些他明白的,但是也有一些他不明白的。

  曹操打着节拍,似乎在远处的烟尘和飞云之际,看见了年轻的自己,也看见了当年飞扬跋扈,和他一起指点江山的其他人……

  而现在么……

  『华服之下,必有痈疽之溃!

  颂声之中,焉无蛇鼠之窥?

  昔悬五色棒,

  誓涤浊浪以正纲维!

  豪强股栗兮,

  百姓称快兮,

  彼时少年胆气,可裂金石!

  壮哉!

  啊……

  惜哉……』

  曹操抬起头,苍髯在空中随风飘荡,脸上呈现出了极其复杂的表情,似乎是在惋惜,是在感慨,也像是在希冀,抑或是在骄傲……

  似乎任何简单的词语,都不能完全合适的描绘出曹操当下的想法,也不能描述出此刻他的心情。

  『位极人臣,

  权倾九鼎,

  反见蠹虫蚀梁基!

  非目盲兮,

  不能察其迹,

  非耳塞兮,

  岂未闻其私?

  强敌环伺如群狼眈眈,

  朝堂维系若累卵危危!

  若揭此疮痂兮,

  恐狂澜崩堤,

  若究其本源兮,

  必祸起萧墙!

  嗟乎!

  知疮痈在腠理,负青冥而衔碑!

  忍浊流之横溢,饰捷报以自欺!

  酬勋表下埋忠骨,

  庆功宴上泣血卮!

  当年洛阳执棒手,

  而今却是执朱笔,

  胡写……

  荒唐辞!』

  曹操张开双手,衣袍袖口鼓风而起,似乎整个人都庞大了一圈。

  在那风的尽端,在那关山的另外一边,可曾有人也和他一样,在愁苦,在忧虑,在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我的现在,是不是你的未来?

  『暮云沉沉兮压城阙,

  朔风烈烈兮卷旌旗。

  岂无长戈扫寰宇?

  回首不见少年麾!

  清平之志犹在耳,

  铜雀台高……

  骨已悲!

  老骥空存千里志,

  辕下槽内……

  硕鼠肥!

  此痛何如?

  此恨何极?

  唯对长河落日,

  独咽……

  万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