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小说马月猴年

第3664章孤城空钓千钧饵,疑云惊破九重天(第3页)

  就像是赌桌之上的一翻牌,两瞪眼。

  而之前曹操的运作,包括现在斐潜的布置,其实都是围绕着最终『翻牌』而进行的前置准备,都在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力量,扩大自身的优势。

  冀州,无疑就是曹操现在扔给斐潜的『一块肉』,一个巨大的,香甜的诱饵。

  温县就是露『诱饵』外面的钩子,因为需要确定这『诱饵』确实是被斐潜这条大鱼给吞了,而不是仅仅被什么螃蟹小龙虾的夹子给咬上去的……

  冀州士族,百姓民众,甚至是曹操在邺城的一切,都是压在赌桌上的筹码。

  陈群无疑是『明白』,或者说是和荀彧之间有隐晦的通气,所以他才一股脑的放弃了冀州其他县城,只是拼命的修建邺城,囤积粮草,人力物力,显然是做好了要长期抗战的准备。即便是骠骑军有火药,有火炮,但是面对重重的坚城,想要攻克依旧是难度很大。

  火药火炮确实可以炸开城门,但是如果连城门都用砂石封死了,现如今的黑火药的威力就不够了……

  至于黑火药之上的炸药科技树,硝化甘油,苦味酸,以及再往后的硝化纤维,硝化淀粉,硝酸铵等等,都是需要化学基础科技树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出来的,没有点亮其他前置,光如何稳定出产合格的硝酸这一点,都能死死的卡住炸药发展的喉咙!

  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冀州士族,冀州百姓,老曹同学对于他们的死活,并不在意。

  因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老曹同学的基本盘,是豫州而不是冀州。

  如果到了二选一的环节,老曹同学的选择,就像是当下一样,他肯定,也只能是选豫州。

  同时,为了执行这个战略,曹操和荀彧甚至已经准备好了『替罪羊』。

  没错,就是崔琰。

  如果曹操最终胜利,那么冀州士族和百姓的伤亡之罪,最后都会落在了崔氏崔琰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崔琰之前在许县,某些言行,甚至是有些明目张胆的举动,却依旧可以『轻松』的离开的根本原因……

  封建王朝么,一个『大人物』的倒台,绝对不会仅仅是因为贪色欲,搞腐败。

  曹操赢了,那么崔氏崔琰就是背黑锅的无二人选,而如果是斐潜赢了,那么崔氏就会成为『荀氏』第二,成为骠骑统御冀州的重要工具……

  所以将骠骑主力引到冀州去,祸祸冀州的士族,百姓,对于曹操当下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可现在问题就是,骠骑不上钩!

  骠骑不上钩的原因,在荀彧的分析当中,同样也点明了……

  就像是老曹同学惦记着骠骑的脑袋一样,斐潜同样也计算着要曹操的首级。

  对于骠骑军来说,取冀州,显然不如取荆襄汝南!

  虽然说取了冀州,就可以有施展骠骑骑兵的场所。冀州四通八达,骠骑骑兵可以自由驰骋,甚至可以和幽州的骑兵兵合一处!

  可是……

  又有什么用?

  骠骑骑兵确实可以在冀州自由驰骋,可是那些冀州的县域乡镇,根本不用打!

  骠骑骑兵一到,便是会立刻投降!

  那么驰骋不驰骋,重要么?

  然后想要到豫州来,那就要渡河,一旦被曹军卡在渡口之处,那么就算是骑兵在冀州跑得再欢快,难不成还能水上漂不成?而且大河下游,冰封的可能性极小,想要用骑兵直接踏冰过河,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这一来一去,留给曹操的操作空间就大了!

  到时候,兵线漫长的就不是曹操,反而是斐潜!

  新占领的区域要不要派人马驻守?派少了没有用,派多了兵力必然分散!到时候只需要搞一两次的『起义』,或是『反叛』,就足够让骠骑兵马在冀州大地上东西奔走,南北疲命!

  可惜啊,可惜!

  骠骑就没咬温县这钩诱饵!

  『报——!!!』

  一声凄厉的急报声撕裂了帐内的死寂,比之前温县的情报更为急促。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染血的信使几乎是撞入帐中,扑倒在地,手中高举一份插着三根染红翎羽的竹筒。

  这最高级别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启禀丞相!汝南急报!骠骑麾下,麾下司马氏……自伊阙方向突入汝南郡!兵……兵马万余!直指荆襄!宛城亦有异动!汝南太守曹子诚告急!!』

  信使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极度的恐惧,沙哑,颤抖。

  哄然一声,大帐之中人人惊颤。

  汝南!

  南阳!

  荆襄!

  这就是许县的南大门!

  荀彧的推断,瞬间被证实了大半!

  骠骑主力果然是不在河内!

  莫非是骠骑军利用程昱的恐慌和情报混乱,完美地掩盖了真正的战略意图——

  这是要声北击南?!

  难道说,斐潜反过来以温县为饵,不仅是钓住了程昱,也麻痹了他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