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9章
罗洁英笑道:“如果担心我怪你,事先就得跟我商量,这种马后炮没什么意义。”
何强解释道:“这事并没有最终决定。过两天他们还要听我回复。”
罗洁英平静地问:“那你现在还坚持初心吗?”
何强郑重地说:“听了姐姐的话,我更加有了信心。我就继续留在宁港,直到港口建好。”
罗洁英淡淡地说:“我并没有鼓励你留下,只是让你自己决定。至于港口建设,既然已经列入省政府工作计划,就不会轻易改变。这个尽管放心好了。”
“可是,”何强说:“一类口岸不是那么容易批下来的。我既然承诺,就要尽最大努力达成目标,否则将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
罗洁英微微一笑,说:“你能有这份责任心,我很欣赏。好吧,就按照你心里想的尽力而为。如果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不会轻易拒绝的。”
跟罗洁英挂断电话后,何强到县轻工局和县纺工局视察工作。按照全县机构改革方案,目前这两个局即将被撤销,相关职能并入县工业局。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这两个局的人员安置。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轻工局、纺工局和工业局等三个局机关工作人员中,临时工一律清退;五十岁以上的副科级干部,五十三以上的正科级干部,一律退居二线;中层股级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工作人员采取自报和统筹的办法,重新安排岗位。
因为面临工作调整,这三个参与改革的局,尤其是轻工和纺工,人心波动很大,何强的耳朵中不时能听到他们员工的各种议论牢骚。
何强这次过来,主要是了解机构裁撤过程中,有没有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原本轻工局和纺工局,都是全县举足轻重的大局,可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他们下属的集体和国有企业,纷纷改制出售,目前几乎成了光杆司令部,这让何强心里也不好受。
像县轻机厂、农机厂、自行车配件厂、纺织一至五厂、缫丝厂、服装厂、水厂、化肥厂……哪一家不是几百上千员工的规模?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私企:工人下岗再就业,承包厂长成了大富翁、资本家。为职工服务的厂长,变成了职工为他打工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