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永不加赋(第2页)

 我大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大臣们人都傻了,不少人扣了扣自己的耳朵,怀疑刚才由于堵塞听错了声音。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陛下能做出来的事情么,就是当年的孝文皇帝都没有做过这种事。

 汲黯下意识看向陆鸣。

 要说这里面没有陆鸣的事情,打死刘彻他都不会相信的。

 使了两个眼色,得到回应后,汲黯确定了,确实和陆鸣有关。

 很好很好,算赋钱不加了,陛下以后花钱的时候也会多谢顾忌,免得再搞出一些大兴土木的事情。

 他很高兴,桑弘羊快疯了。

 陛下真是给他搞了个大活,不声不响的来个永不加赋。

 盐铁官营,海外金银,丝绸关税,茶砖,大汉几项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纷纷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算赋钱不能再涨的话,其他收入要跟上,才能补全这部分空缺。

 至少人口增多后,盐铁官营的钱会越来越多。

 这么一算,也不是不可以。

 “此事要昭告天下,大农令协同各地太守务必迅速执行。”

 桑弘羊,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加油吧。

 刘彻默默为他鼓鼓劲。

 “陛下,事关重大,是否需要再商议商议?”

 大臣们还没有彻底回过神,陛下今天太过反常。

 高产粮食推广后,大汉的人口必然会迎来一波快速增长,光是每年新增的口赋钱就是一大笔,陛下却早就不要了。

 如今竟然连算赋钱也要维持在今年的水平,究竟是为了什么?

 钱太多,花不完么?

 “陛下,奴婢和商人的算赋钱也不例外么?”

 桑弘羊问到一个关键问题。

 在大汉,普通百姓每人每年的算赋钱是一百二十文,但奴婢和商人则是每年二百四十文。

 奴婢的钱由蓄养奴婢的人来缴纳,蓄养奴婢的数量越多,要缴纳的算赋也就越多。

 商人的钱则是因为自身的身份而缴纳,重农抑商不是说说而已。

 大殿中,众多大臣竖起耳朵听着。

 他们府上有不少奴婢,都缴纳着双倍的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