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各有际遇(第3页)
司天监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袁天罡与李淳风,亲自披挂上阵,他们四处奔走,拜访道门中的高人隐士,恳请他们出山相助。这两位在道术界享有盛誉的大师,以他们的威望和诚意,成功地说动了不少道门中的佼佼者。
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备,一支由道门精英组成的队伍逐渐成形。其中,领队的乃是一位资历深厚、道行高深的练气士,他便是早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的尹喜。尹喜不仅是一位练气士,更是道门中的一位开创者,他创立了“楼观道”,这一道派至今仍然传承不息。
尹喜,这位先秦之前的练气士,掌握着一种名为“望气”的法门。相传,在太上老君显化人间的那一刻,尹喜便看到了紫气东来,绵延三万里,于是他便在函谷关静静等待,并最终迎接了太上老君的到来。正是这次相遇,使得《道德经》这部道教经典得以传世。
尹喜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深邃的道法真谛,从此潜心修行,最终在终南山创立了“楼观道”。这一道派以圣人昔日讲经台为中心,连接着尹喜修行的草楼,因此得名“楼观道”。然而,尽管尹喜道行高深,但他却一直未能修成正法,始终在人间苦修“八八三”之法。
这次,袁天罡与李淳风亲自上门拜访,恳请尹喜出山相助。唐皇更是许下了重诺,只要求道归来,便为他们修建圣言碑、铸造宫殿,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然而,尹喜决定动身,并非完全出于这个诱惑。他听闻车迟国中有道祖亲认的“道子”存在,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和探寻之心。更何况,车迟国人人尊道、崇尚道法的环境,也让每一位道人向往不已。
尹喜出山,并非孤军奋战,他还带上了几位门人弟子。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唐求取神物,更有寻求道法真谛的强烈愿望。
除了楼观道的一行人外,袁天罡与李淳风还邀请了其他几位在道门中颇有分量的人物。
其中,有一位并非人类,而是大名鼎鼎的“蜀中妖王”——张烈。张烈是一只虎妖,但他在道门中的地位却非同小可。
当年,祖天师张道陵得太上老君传授丹书时,张烈就在一旁虎视眈眈,企图抢夺。
然而,他最终被张道陵降服,成为了护法神兽。这便是著名的“张道陵降虎”故事中的主角——虎妖张烈。
此后,张烈跟随张道陵行走天下,镇压鬼神无数。在这过程中,他不知吞下了多少鬼神之力,更在张道陵的指点下,练成了一手拘神役鬼的神通。
这道神通之强大,即便是道门中的许多高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张烈也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驱神妖王”。
张烈此次代表大唐的正一道加入求道队伍,也是因为他听闻了车迟国有道子林楠的存在。他渴望与这位道子一较高下,共同探讨道法的奥秘。
此外,求道队伍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孙思邈。
在民间,孙思邈被誉为“药王”,他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更是一位精通道法的“道医”。孙思邈出身道门,对岐黄医道情有独钟,最终成为了此道的大成者。
袁天罡与李淳风之所以费尽周折请孙思邈出山,除了因为他在医术上的造诣外,还因为他在种植之术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孙思邈原本在终南山闭关修行,但当他听闻车迟国之事以及林楠道子的名声后,也动了心念,决定一同下山加入求道队伍。
在成功邀请了这些道门中的佼佼者后,袁天罡与李淳风返回皇宫复命。随后,李淳风也作为大唐的代表加入了求道队伍。就这样,一行人踏上了西行的征途,他们沿着唐三藏当年西游的踪迹一路前行。
然而,在途中,他们意外遇到了一位骑着白驴的老道。李淳风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了这位老道非同小可,他当即上前邀请老道加入求道队伍。老道欣然应允,于是队伍中又增添了一位实力强大的成员。
这位老道名叫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