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求雨(第2页)
孙悟空却摇了摇头:“那仙神是朝西而去,若是道主林楠,他怎么会朝西而去呢?还能去灵山不成?”说着,孙悟空都认为这不可能。
“也对。”猪八戒点头,也认为不太可能。于是,他们便先将这个问题放下,开始研究起凤仙郡的问题来。
凤仙郡中,一片干旱,长久未曾下雨,已经民不聊生。孙悟空见状,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怜悯之情。他顺手将原本的求雨榜文揭了下来,决定为这凤仙郡落一场雨。
“那道主林楠,昔日是因求雨而成国师,今日俺老孙在这凤仙郡,也来求一场雨。”孙悟空笑着说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然而,猪八戒却嘟囔道:“在那车迟国的时候,大师兄你和车迟二国师虎力大仙比试求雨,结果不也没胜吗?这时不应揭榜那么快的。”
孙悟空闻言,不禁有些恼羞成怒。但猪八戒的话也是事实,他确实在车迟国与虎力大仙比试求雨时未曾胜利。然而,孙悟空也有着自己的说辞。
“想当年,在车迟国那会儿,我与那虎力大仙比试求雨,虽未得胜,却也是有原因的。”孙悟空挠挠头,一脸无奈地解释道,“毕竟,一个地方不能同时下两场雨嘛。当时虎力大仙已经求得天庭降雨,我若再求,天庭自然不会应允,否则车迟国岂不成了汪洋大海?”
孙悟空似乎找到了理由,信心满满地说:“如今在这凤仙郡,可没有像车迟国师那样的能人异士。我若再求雨,定能手到擒来。”
“师父,您就放心吧,看我的手段!”孙悟空拍了拍胸脯,信心十足。
没过多久,师徒四人便见到了凤仙郡的郡侯。郡侯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一番,随后唐僧关切地问道:“郡侯大人,贵地干旱已持续多久了?”
郡侯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说:“敝地乃天竺国凤仙郡,我身为郡侯,掌管一方。这里已经连续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买卖难以维持,十户人家有九户都在啼哭。饿死的人占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人也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我张榜求贤,幸得真僧来到我国。若能施舍一场甘霖,解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我愿以千金酬谢厚德!”
孙悟空闻言,笑呵呵地应承下来,打包票说要给凤仙郡带来一场大雨。郡侯自然是感激涕零,满心期待地等待着孙悟空施展神通。
孙悟空果然不凡,自有他的神通广大之处。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脚踏罡斗,开始呼唤龙王。没过多久,东方飘来一朵乌云,缓缓落在他们堂前。乌云散去,显露出一道身影,正是东海龙王敖广。
“大圣呼唤小龙,有何事相商?”东海龙王恭敬地问道。
孙悟空道:“劳烦你远道而来,其实并无大事。只是这凤仙郡连年干旱,你为何不来降雨?”
孙悟空这话里,多少带着些责备的意味。没想到,东海龙王敖广却是一脸苦涩,连连摆手说:“大圣有所不知,下雨之事,皆是受天旨而动。多一滴少一滴,都是了不得的罪过。若是有天旨,小龙自然不敢怠慢,定会降雨。只是这凤仙郡,连年未有天旨啊。”
孙悟空一听,觉得这话既有理又无理。他皱了皱眉,问道:“那为何当初在车迟国,我见那虎力大仙,只是几道敕令,便立刻大雨倾盆?”
孙悟空提出了这个疑问,东海龙王面色微微一变,有些为难,但还是不得不解释道:“回禀大圣爷,那车迟的虎力大仙,已入了道庭,其名在箓上,等同仙官之身。他又有人道气运为之驱动,所以一道令下,自然风云雷电雾五部都要纷纷而动。而大圣之名,虽然人人皆知,但大圣毕竟非是道庭之人,也无官身。这就是大圣和那车迟国师的不同。所以小龙若是为大圣落雨,便犯的是天条。”
“哼!”孙悟空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哼了一声,接受了这个解释。“这道门弟子,就是有特权。俺当年也就是没有学过三清法门,否则也比那车迟国师要神气得多。”孙悟空这么说着,却也放过了敖广,让其返回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