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五年(第2页)
孙悟空看得很透彻,输了就是输了。既然输了,就要考虑这些后果。而且,他现在意识明朗,知晓这一劫必然要过,因此毫无抗拒之意。
他们正在说话间,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却是已经迎面走来。他们呼唤了一声,然后便直诉了来意:“既然你们已经落败,接下来便要按照约定,在车迟之中,待上五年时间,并且要听从安排。而这五年时间,你们要做什么,林楠道主也已有安排。”
“嗯?要我们做什么?”这下,唐三藏也不再沉默低迷了,因为同样意外,好奇林楠将他们留在这里五年,会让他们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安排。
羊力大仙轻抚自己的胡须,代替了虎力大仙回答:“道主有言,要让诸位抛去原有身份,去在车迟之中,经各行各业劳作。依道主所言,要在五年之中,令玄奘法师明白,何为民生,何为大同,何为佛门之外的世界!”
闻言,唐三藏微微默然了一下,却还是双手合十,唱了声“阿弥陀佛”后应声道:“谨遵大国师安排。”
“好心给个建议。”鹿力大仙看着唐三藏开口,“若要在车迟生存,最好不要张口闭口阿弥陀佛才是。”
唐三藏默然地将合十的双手放了下来。虎力大仙再道:“既然如此,那么尝试第一份在车迟的工作开始吧。第一份工作,就从……最基础的工人开始吧。”
虎力大仙转眼就给唐三藏安排了工作。在灵山那庄严肃穆的大雷音寺中,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台之上,神色凝重。他不仅对唐三藏此番西行取经的行程有着细致的规划,就连唐三藏那几位性格迥异的徒弟,也都在他的考量之中,各有安排。
此时,如来佛祖正沉浸在深深的思索里,口中喃喃自语:“五年时间……这五年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原来,他已然洞悉了唐三藏即将面临的遭遇,可唯独对这五年的时间节点满心疑惑。
座下的观世音菩萨,见佛祖如此沉思,不禁轻声问道:“佛祖,难道真的要让唐僧在车迟国停留整整五年吗?”
如来佛祖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深邃而坚定,缓缓说道:“天意如此,取经之路本就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是不可更改的定数。”
“我们精心安排了诸多劫难,然而却因那林楠的出现,让原本的计划遭到破坏,劫难未能圆满。如今,唯有继续历经劫难,方能顺应天意,让佛教的气运得以大涨,从而兴盛繁荣。”
“如今,唐僧落入车迟国,这便是一劫。此劫已定,需五年方能圆满,不可更改。”如来佛祖的一番话,让观世音菩萨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这时,又有菩萨忍不住询问:“难道,我们只能默默等待这五年时光,等那劫难自行消散吗?”
如来佛祖轻叹一声,说道:“此前,若是唐僧能够战胜困难,那便顺利渡过此劫。可惜,他未能成功,只能深陷劫中。”
尽管如来佛祖心中对这五年时间点的意义依旧困惑不解,但此刻也别无他法,只能无奈说道:“如今之计,唯有耐心等待这五年吧。”
言罢,如来佛祖缓缓闭上双眸,以无上圣觉,试图上体天心,体恤天意,探寻天机之中的微妙变化。
就这样,唐三藏师徒在车迟国留了下来。时光匆匆,这一留,便是整整五年。
在这漫长的五年时光里,唐三藏师徒始终未曾离开车迟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过着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
唐三藏依照林楠的安排,在这五年间,不断更换着工作,尽情体验着各式各样的生活。
起初,他被安排去做工人。无论是挥汗如雨的建筑工地,还是机器轰鸣的车间,亦或是纺织厂里忙碌的流水线,以及化工厂中充满挑战的环境,唐三藏都一一尝试了个遍。
每日,他都早早出门,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或许是因为他脱胎换骨的缘故,任何工种,只要他上手,很快便能熟练掌握,甚至达到精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