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提升(第3页)

还有一位老者村民质疑道:“那车迟国既没有大乘佛法,为何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如此富足呢?”

唐三藏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这几年,贫僧被安排体验各行各业的生活,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了车迟国人民的生活。贫僧靠着修行佛法,险些就要证得佛陀之境,智慧自然非同一般。即便在其他领域,贫僧也自信能有所建树。”

“在车迟国的这几年,贫僧逐渐看清了其本质。车迟国所推行的理念,可称之为大同,也可称之为社会,更可称之为文明。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个体带动群体,群体又反馈个体,共同实现升华。”唐三藏寥寥数语,便道出了车迟国的特征本质。

“社会”二字,便是车迟国的基石。

“哼!”无兴村的一位村民冷哼一声,说道:“照你这么说,我们还不如去投奔车迟国算了,还听你说什么‘大乘佛法’!”

听到村民如此评价“大乘佛法”,唐三藏连忙说道:“并非如此,大乘佛法同样有其可取之处。”

说着,唐三藏便将大乘佛法的妙处一一阐述出来。他的话语中,既有对车迟国的赞美,也有对大乘佛法的客观评价。

这时,一位村民突然问道:“那么,你究竟是一位修行佛法的僧人,还是车迟国之人?”这一句话,直接让唐三藏愣在了原地。

他陷入了沉思,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大唐取经僧人。此次西行,就是为了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可没想到,在车迟国生活了几年后,自己竟有些迷失了方向。

这一问,让唐三藏忍不住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陷入迷障了。”

经过一番自省,唐三藏再次抬起头来,却发现所谓的无兴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刚刚还围在身边的村民们也都不见了。

“嗯?”唐三藏一脸疑惑,连忙询问自己的徒弟。

孙悟空笑着说道:“师父,这无兴村本就不存在。刚刚那些村民,都是灵山上的菩萨罗汉所化。此番,就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心性!”

唐三藏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心中涌起一丝愧疚。但经过这次考验,他不再感到迷茫。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天空中,祥云缭绕,佛光普照。一众菩萨罗汉端坐在祥云之上,低头俯瞰着下方的唐三藏师徒。

为首的菩萨说道:“此次我等施展神通,以无兴村考验唐僧,让他摆脱了车迟国的影响。唐僧在车迟国历经五年磨难,佛心蒙尘。这无兴村之难,也算是对他的一次磨砺。”

“接下来,唐三藏师徒还需再经两难,方能功德圆满。”

而在另一处神秘之地——元始天尊的弥罗宫中,林楠悠悠转醒。此时,元始天尊的讲道早已结束。

林楠此次听道收获颇丰,但所领悟的内容还只是初步消化。毫无疑问,一次讲道的内容,并非林楠当场就能完全理解的。不过,这些收获都将化作他的底蕴,在日后的岁月里,助力他一步步提升修为。

就在林楠转醒的瞬间,他身上散发显化而出的内景地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诸多异象中,顶上三清之气里的那一道本属的始气,已然开始萌芽转换。

此次听道,林楠虽还未彻底领悟“玉清之境”,未能将自身气息完全转为玉清之气,但前路已然不再迷茫。再加上他自身所存的上清气、太清气,这最后的一道玉清气,已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