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道兵(第2页)

最直观的,便是袁天罡会失去大唐的王朝气运和修行供养。在修行界,讲究财侣法地,能够借助王朝之势修行,往往都是最顶尖的修行人。袁天罡就属于此列。

他一旦辞官,就等于要抛去这些得天独厚的修行条件,还要反受些反噬。这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嗯……”袁天罡在钦天监观星台上,入夜之后,依旧在为这件事左右为难,心绪如同乱麻一般,摇摆不定。

但这一番犹豫和思考,倒是缓缓让袁天罡下了一个决定。

“我袁天罡既出于道门,又岂能背离道门”袁天罡心中暗自思忖,“既然如此,这钦天监监正,不做也罢!这长安城,不待也罢!”

袁天罡下了这个决定后,忽觉念头一片通达畅快,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即,他趁着自己刚刚下了决定,还留有一丝决然之意,留下了一道书信。然后,他从观星台上纵身一跃,飘然而去。

作为有道真修,袁天罡的修为虽未及成仙,却也是人间顶尖水准。他飘然而去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都未曾惊动任何人,也无人察觉。

直至第二天,有太监奉命来监察他的工作进程,才发现钦天监中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一封书信静静地躺在桌上。

那太监被吓得浑身一颤,却连抬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慌慌张张地将手中的书信呈递进皇宫,最终这书信稳稳地落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之上。

“袁天罡这是唱的哪一出”李世民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书信上的标题。只见标题写着“袁天罡致辞留”。
 

在李世民身旁,一位大太监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书信拆开。他先是仔细检查书信中是否藏有机关或者毒药,确认无误后,才恭恭敬敬地将书信递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接过书信,目光扫过,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原来,这竟是袁天罡的一番自白,随后便是不辞而别的告白。

“这个袁天罡,简直混账至极!”李世民看完书信后,怒不可遏,一巴掌重重地拍在御案之上,震得案上的笔墨纸砚都微微颤动。

“他竟仅仅因为大同会可能与车迟国有所关联,就辞官而去,不愿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周旋。他身为大唐钦天监监正,却如此不负责任!”李世民越说越气,心中的怒火不仅仅针对袁天罡,还蔓延到了整个道门。

此时,李世民终于明白为何没有道士响应朝廷的征召,前来为大唐研制火药了。“这些道门之人,一个个目无大唐,简直无法无天!”李世民愤怒地咆哮着。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梵音在李世民周围响起,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空中朵朵莲缓缓浮现,散发着阵阵奇异的香气。恍惚间,他的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了一道身影。

“观音大士”李世民心中一惊,立刻认出了这是昔日在水陆大会上见过的观世音菩萨。他赶忙整理衣冠,上前行礼道:“李世民见过观音大士!”

李世民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这景象如此真实,绝非梦境。他静静地等待着观音大士开口。

观世音菩萨神色平静,直接道明来意:“唐皇,如今大唐出现诸多乱象,实乃道门从中作祟,扰乱了天意。这拨乱反正的重任,你责无旁贷。”

李世民面露难色,说道:“观音大士,朕也想拨乱反正,可那大同会的火器威力强横,朕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

观世音菩萨微微一笑,说道:“无妨,你可下令征兵,各地寺庙自会增派僧兵,以助大唐一臂之力。”

不久之后,大唐的军队中忽然多了许多光头身影。仔细看去,有些光头之上还烙着一道道戒疤,这鲜明的特征,让人一眼便知他们的身份——和尚,此刻也可称之为“僧兵”。

这些僧兵加入大唐军队后,立刻奔赴前线,准备迎战大同会的火器部队。当双方遭遇时,僧兵们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奇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