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点亮时光,见证不凡(第2页)
于是他醒来以后,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把这些全部记下来。”
他想把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一个个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个表情,一句无声的叹息,一张模糊的照片。
所以他创造了时光微博。
他希望人们能用照片和文字,把自己的心情、故事、那一刻的情绪,分享出去,传给五湖四海的朋友,也留给未来的自己。
可他后来发现,仅仅记录,还不够。
这个世界上早就有太多“记录类”的产品,相册、博客、空间......
但为什么自己还要做一个呢?
因为——缺乏共鸣,而且不专业。
没有人真正愿意花时间去看别人发的流水账,也没有人记得那张几年前你发的照片
所以他又问自己:“如果‘时光’,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座桥呢?”
一座连接彼此的桥,一座通向共情、理解和记忆的桥。
于是,时光微博在记录之外,加上了推荐算法、互动系统、标签话题、情绪识别……
每一条分享,都是一个信号。
一个来自某段时光深处的呼喊:“我在这里,有人懂我吗?”
台下的人听到这里,已经不再鼓掌。
而是沉默,思考,甚至……眼眶有点湿润。
——这不是演讲,这是一次穿透人心的“情绪洗礼”。
而陈洛秋,站在灯光下,像个时间的信使。
...
“呵呵,好了,以上这些,都是我瞎掰的,其实我最早做微博,就是因为暑假没事,在家看编程语言的书,完了想着找个项目练练手,然后就捣鼓出来这么一个玩意儿。”
陈洛秋微微一笑,语气一转,在众人的吐槽和笑骂声中,开启了自己的第二部分演讲。
他说:“其实我也没想到,时光微博能走到今天,创业,不是过家家,真的还是挺辛苦的,最早使用时光微博的用户应该还记得,那时候我经常在凌晨一两点钟还是改bug,更新什么的,那时候其实就我一个人,白天还要上课……”
“还有去年,我们跟企鹅......”
接着,他把从去年到现在时光微博所发生过的一些事大概复盘了一下。
然后便介绍起时光微博的几组数据。
一百万,一千万和一亿。
这几个数字,分别代表着目前时光微博的日活,月活,和用户每月发布的微博内容数量。
他说这几个数字时,语气平静,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是台下的观众,却早已炸开了锅。
半年,时光微博只用了半年便走完了别人几年要走的路。
而且他说的不是注册,是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