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黑夜营救,寻找琴声的源头(第2页)

 

按照黎阑珊叮嘱的,十五分钟后回到原地汇合。

 

林知南和孟妍初回来了。

 

“我分辨不出哪个方向。”

 

“我也是,我往东,就感觉琴声是从西边传来,再后来,又感觉是从另一个方向,这大晚上的给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偌大的海边,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只有天空的无人机紧紧盯着她们。

 

“看来,找人真的没那么容易,就更别说营救了。”

 

“是啊,就算在一个别墅里玩捉迷藏,找到都需要一会儿,别说是在这么大的岛上。”

 

林知南和孟妍初四处张望,此时仍能听到琴声,可就是判断不出方向。

 

“阑珊!”

 

从海里冒出个脑袋。

 

黎阑珊拍着浪花游了上来。

 

“你竟然下海了!”

 

黎阑珊一上岸就感觉浑身冷透。

 

之前湿了鞋子和裤子,想着反正都湿了,她索性下海去看一看。

 

好在,这一趟没白下。

 

黎阑珊拧着头发上的水,“声音确实分辨不出方向,所以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从一个位置发出来的。”

 

“所以我们始终想找到一个位置,这种想法就是错的?”孟妍初问。

 

黎阑珊紧紧盯着海面,思考片刻,“也许比你们想的还要复杂。”

 

“三个人三个位置,已经够复杂了,还怎么复杂?”

 

黎阑珊也不知道,再次往海水里走了几步。

 

直到,她想到了什么,转过身来,“如果你往浅水扔一个炸弹,和往深海扔同样的一个炸弹,它爆炸所发出的声音传播距离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将一颗炸弹投到海下一千米、两千米或者更深,可能隔半个地球能用仪器收到声波。”

 

林知南和孟妍初起初理解有偏差,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黎阑珊说的不是“声音的大小”而是“声音传播距离”。

 

“你快讲讲。”

 

“大海它会受海水盐度、温度、压力、岩石甚至大型海洋生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于盐度、温度、压力和障碍物不同,声音在海水的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传播速度,甚至特别区域对声音有吸附作用,可以让声音消失,而在另一个区域会让声音放大。所以,如果声音是从海下发出来的,我们的耳朵其实不太容易判断出它的位置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