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确实挺打击人的(第3页)

 这才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实验室啊。

 可现在的现实却是,这里根本不关心那些有天赋但没背景的学生,很多草根人才就这样白白流失。

 每当有这种学生被迫离开时,基层老师们都很心疼,但是高位的老师们却只是袖手旁观。 这里的老师们和普通大学那些关怀学生的老师比起来,真是差太多了。

 这种情形让大家心里都很难受,却又无力改变。

 其实真正能够左右余京实验室整体氛围的,是上层的那些人。

 如果上层的人默许这种情况发生,下面的人自然就不会有所作为。

 蒋宗斌在这个环境复杂的地方,唯一能坚持的就只有自己的内心。

 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给这些学生更好的条件。

 虽然她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但心底总有一股寒意袭来。

 余京实验室有很多高质量的实验场所,却都被少数几个人独占。

 像佘遵一到这里就有好的实验室可用,而她即使待了很久也只能在外头轮流使用一个房间。

 对于佘遵有这样的机会,她倒没有不满的情绪。

 毕竟人家是为国家研究机甲的重要人物,有个专门的实验室合情合理。

 她觉得不公之处在于,一些老教授或者老教师手里攥着好几间实验室,

 他们却不愿意开放给一般背景的学生们。

 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排队等着使用公共资源,

 有背景的学生却可以一人霸占一间,独自研究整个学期。

 甚至有些学生整个月可能一次也进不去。

 这就是所谓的“有人撑伞避日,有的人却连雨都要淋”吧。

 而那些造成这样情况的老教师们,还在为自己收了优秀的学生感到沾沾自喜,

 认为未来这些孩子出去了肯定会记住他们的功劳。

 但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好像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这样的观点让蒋宗斌既无奈也无法扭转局面。

 她只是尽量在这片浑水中保持住那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