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取道淳化,万国来朝!(第2页)
“这要是见到皇帝,皇帝也不懂啊,这怎么办?”
“嘿,你懂什么!鸿胪寺里自然有专门的人才,能听懂这些怪话。”
“哎,你说咱们秦大人,能懂吗?”
“这……不见得吧,秦大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懂……”
“这香料真好,都走过去半天了,还留着香,要是弄一点在家里就好了!”
“想什么呢!人家那是进贡给皇帝的!你刘老三也配?”
淳化老百姓不知道的是,他们尽情欣赏着异域风情,但是对于这些,自从踏入大明国土,几个月的路程,一直都在经历震撼。
泱泱大明的富庶和繁华,让各国使团都看得呆住。
从不敢想象,有那样繁华的城市。
从不敢想象,有那么广阔的田亩!
还有精致的瓷器、华美的丝绸、甲胄鲜明的军队、洋溢笑容的老百姓……
这些,若非来到大明,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象。
咚!咚!咚!
忽然,远方传来沉重的声响,让沉浸在欢笑海洋中的淳化人,齐齐一愣。
什么东西?
这脚步声简直堪比千军万马,哪个使团这么不懂事,这是来朝贡的还是来打仗的,带这么多人?
不过,已经经过了淳化县半境的占城国使团中,纷纷泛起不忿的神情。
因为每次途径大明的某府县,这样的情景,都会不止一次发生。
该死的暹罗国!
他们竟然不惜耗费珍贵的船只容量,把那东西也运到了大明,说是要献给伟大的大明皇帝!
可是,这东西我们也有啊!
早知道……我们也带几头了,现在被暹罗国抢去了风头,真是糟糕。
嚯!
秦枫也愣了一下,他倒跟淳化百姓不一样,不会认为这是军队来袭。
因为,秦枫是去过动物园的……
远处声音隆隆,仿佛千军万马一齐践踏,只是因为几头极少出现在神州大地的庞然大物。
大象!
好家伙!
这暹罗国,也就是泰国,不愧是生产大象的家乡,让你朝贡,没让你朝贡这么大的啊……
爱看热闹的淳化百姓,早就在夹道等待。
尽管现在正是春忙的时候,但这种万国来朝的盛大场景,或许一辈子都难得见到一次,家家户户都宁可扔了地里的活计,瞪大眼睛望向笔直宽阔的马路尽头。
来了!
“哇!”
站在最前面的淳化百姓,开始发出惊奇的叫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穿着朴素蓝白相间衣衫的朝贡使团,他们手中捧着造型奇特的陶罐,仿佛将异国他乡的田园悠然,带到这里,使团中说说笑笑,仿佛这一路的疲惫并不算什么,反而是被中土大明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心旷神怡。
“安南国。”
“安南国是哪里?”
“不知道哇……咱们读书少,或许秦大人知道吧?”
“秦大人肯定知道!”
秦枫的确知道,安南国其实就是越南的古称,这地方,从古到今,就没富裕过,七百年后也还是很穷。
现在入眼所见的那股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倒是跟秦枫后世对于越南留下的气息,不尽相同。
不过……这福建省布政使吴赟,是个妙人啊!
秦枫的目光古怪地掠向使团最前边,竟是有人举着一块硕大的牌子,牌子上用墨笔写着三个大字:安南国。
有点东西!
我简直要怀疑这个吴赟也来自七百年后,还看过奥运会什么的。
如此场景,简直是像极了各国代表团检阅。
当然,秦枫知道,这个牌子其实不是给淳化百姓看的,也不是给他秦枫看的,为的是到了京城,到了皇宫中,不能让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产生疑惑。
如此贴心,难怪人家能官居二品呢。
有了牌子,淳化百姓可就有了福气,哪怕大部分不识字,但总有读书人夹杂其中,大声念出牌子上的国名,让这些看热闹的老百姓,很迅速地把不同的异域风情,对应到具体的国家。
开眼界,这真的叫开眼界了!
只见大琉球国的使者配精致的手工珠饰,手中捧着稻米与精美的器皿,言语间温婉如风,流露出对中原文化的敬仰与友好。小琉球国的使者则略显俏皮,着海洋的故事,传递着异域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