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工部衙门里的内卷

 场面再次沉寂,不过这次,秦枫终于不再是目光聚集的焦点。 

 那个年岁不大的临淮县令,这辈子也没被这么多官员同时注目,更何况其中还有当朝二品、三品的大员! 

 他很快就慌了…… 

 脸色发白嘴唇发青,深深懊悔自己为什么要出这个头,要是上官不满怎么办,要是同僚不满怎么办,这差事还不一定能争取到手上呢,先就得罪了一堆人,合适么? 

 不过,沉寂也是暂时的。 

 当许多目光敏锐的县令,注意到那高高在上的工部尚书单大人,对此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不满,而是笑容满面的时候,心里就有了数。 

 这里面,或许并没有大家猜测的那些猫腻! 

 而是跟规则标明的一样,就是价低者得,价格越低,工部就越省银子,朝廷就越省银子,所以能有什么猫腻? 

 低价? 

 哼!就你临淮县能低价? 

 开玩笑! 

 “各位大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很快起身,拱手道:“下官乃是淮安府山阳县县令,山阳县虽然是个小地方,却也是民风淳朴,深感我大明朝廷对百姓的恩德,只可惜空有报国之心,却没有机会。此次修建皇宫,下官可以代表山阳县百姓,只需要每人每日九合稻谷!” 

 噗! 

 一双双眼珠子,纷纷弹了出来! 

 过分了啊! 

 这越来越过分了! 

 其实在民间,“合”这个概念,已经是很少用到。 

 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偶尔互相借个粮食,最基础的也就是升,因为一升约莫相当于一斤多的粮食,这并不多,也很容易有借有还。 

 十合,才是一升。 

 除非赶上非常困难的灾年,都快要饿死人那种,否则谁家会用“合”这种计量单位呢?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往往也没有那么官面的计量单位了,更常用的只能是“把”,要是能抓一把米,有的时候那就是一家子的救命之恩! 

 不过,“把”并不是个正式单位,但“合”的确是官方单位,也有标准的计量器具。 

 现在,山阳县令再次降价,把每人每日的工价,再次打了下来,正式开启了“合”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