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朱棣,朕非杀不可!(第2页)

 最后,朝堂内外,外松内紧,随时准备应对最糟糕的变化。

 历朝历代,皇帝安危都是国家最重要的大事,也往往伴随着极其恐怖的危险。

 悲剧的例子,已经太多太多。

 稍有半点行差踏错,可能就会导致万劫不复的局面。

 人在淳化县的毛骧,神色凝重,他并不知道皇城那边得到消息之后,会做怎样的布置,但他作为贴身侍卫,目前能做的,就是竭尽一切,不顾生死,也要护住这位不知犯了什么急症的皇帝陛下。

 “唔……”

 三天了,终于,朱元璋发出一声悠长的吟哦,似是痛苦,似是纠结。

 但毛骧却是大喜,连忙扑向床边,颤声道:“陛下!您……感觉怎么样了?”

 “起驾,回宫,尽快。”朱元璋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沉沦了多久,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再不回去,只怕就要压不住乱象了。

 毛骧又惊又喜,连忙用最简短的言辞,将他做的布置说了出来,言明太子已经知情,朝中情况不明。

 “你做得很好。”朱元璋点了点头。

 提到太子,朱元璋又是心中剧痛,但也只能强忍着悲伤,在毛骧和一众护卫的护持下,回返京城。

 短短三天的时间,偌大的皇城中,朝堂内外,已经陷入了某种诡异的气氛当中。

 尽管严格保密,对外只说皇帝生了急病,不能临朝。

 可是朝堂中心机深沉的臣子到处都是,表面上虽然还算和谐,但暗地里早已是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仅靠一个尚未树立起威严的太子朱标,隐隐有些压不住场面。

 这一日,忽然间恢复早朝!

 文武百官,集体陷入呆滞,偷眼看宝座上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似乎多了些憔悴,但好像也不算是生了大病之后的模样啊。

 朱元璋压根没有理会这些小事。

 亲自早朝,粉碎了所有无意义的谣言之后,朱元璋连积压的奏折都无暇顾及,径直回到后宫,神色阴鸷,心中的犹豫纠结,再次达到了顶峰。

 是的,即便是苦思了三日三夜,他还是无法做出那个虎毒食子的决断。

 虽说自古以来,皇家无亲情,为了皇位正统,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惨剧,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但朱元璋出身寒微,又亲眼目睹父亲母亲连同兄弟饿死在眼前,给他带来了极为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