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这个合同工必须拿下


                 王洁坐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目光最后落在周雁茹的脸上,就见她慈眉善目道:

  “你了解这个工作要做什么吗?”

  “处理读者来信、作者投稿,联系、接待作者,还有跟王洁一起,配合各组的工作。”

  方言把王洁透露给他的说了一遍。

  “小王告诉你的?”

  周雁茹瞥了眼自己这个憨厚可爱的徒弟。

  “师父。”

  王洁心虚地回了一声。

  方言抢先说:“是我拜托她说的。”

  “那你应该知道我们招的不是一般的临时工吧?”周雁茹把视线转到他身上。

  “知道,是合同工。”

  方言点了下头。

  要是一般的临时工,可回不了城。

  “之所以不招正式工,而是招合同工,不是我们不想招,只是社里的编制紧张,需要申请,但是编辑部人手急缺,所以才这么办,这个合同工,相当于我们储备的编辑。”

  周雁茹毫无保留地说道。

  七八十年代,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临时工里又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之分。

  计划内临时工,也就是合同工。

  由有关部门批准,跟单位签订用工合同,期限一年,续用续签,工资由相关部门确定,福利、待遇跟固定工基本一样。

  更关键的是,合同工在这个年代有转正的政策,比如1971年,就下发了“临时工转正”文件,所有“计划内临时工”全部转为固定工。

  “您的意思,还有机会转正?”

  方言不禁心动,竟然还有这好事!

  “没错,合同工只是没有编制的变通办法,只要我们的申请报告批了,指标下来了,就可以转正。”周雁茹把眼睛眯了眯。

  方言一个激灵,“周老师,我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我只是单纯对这个工作感兴趣。”

  “嗯嗯,师父,他肯定不知道。”

  王洁仗义地帮忙解释。

  “你们不用说了。”

  周雁茹杨扬手,“合同工转正这件事,我没跟小王说,她不知道,你也不可能知道。”

  “周老师,这个工作,您看我可以有争取的机会吗?”方言抿了抿嘴,正襟危坐。

  “先说一说你个人的情况吧。”

  周雁茹拧开钢笔笔帽,笔锋落在纸上,“你既然想加入《燕京文艺》编辑部,也该让我们了解你这个人,比如政zhi面貌……”

  一问一答之间,方言如实相告,所幸没有涉及不能说的话题,把能说的,全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