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编辑部的第一天(第2页)

  “不要想那么多,擦桌子!擦桌子!”

  王洁双手叉腰道。

  方言笑了笑,擦完桌椅,收拾好东西,就见王洁捧着一摞来信,手把手地传授道:

  “处理来稿的分寸,一定要拿捏好。”

  “像我们编辑部就规定,打印稿不退,手写稿是要退的……最多的工作呢,就是审核读者来信了,我们要把需要刊登的读者来信挑错别字、修改不够通顺的语句……”

  “明白了。”

  方言慢慢地熟悉工作。

  没有想象中的难,但也没有那么容易。

  比如纠正错别字,现在的简体字跟之后的不一样,分为“一简字”和“二简字”,也就是第一批、第二批简体字,特别是二简字。

  没学过的人,基本都认不出来。

  “鸡蛋”竟然可以写成“鸡旦”,“福迠”就是“福、建”,而“歺厅”,也就是“餐厅”。

  就连“桔子”,也是“橘子”的二简字。

  方言的工作之一,就是把这些二简字统统揪出来,全部纠正回一简字。

  好在官方认为二简字有很大不妥,官媒和教科书已经停止使用了,文学期刊也在逐步落实,只有一些读者、作者来信里还有二简字。

  “就先到了这里吧,你学得挺快啊。”

  王洁整理零散的信件。

  方言调侃道:“那是小王老师教得好。”

  “哼,虽然你没有像师父教我那时候学的那么快,不过也很接近了,下次继续努力。”

  王洁故作老成地夸奖了几句。

  “呦,如今小王也成师父啦,不错不错,确实有当年几分周老师的样子。”

  “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确实像,不过我怎么记得当时周老师教小王的时候,那个头疼的,还有小王,一天到晚抱着字典啃……”

  在李越和黄忠国一唱一和地拆台下,王洁满脸通红,羞得跺脚:“李老师!黄老师!”

  “你们呐,就会欺负小王。”

  季秀英宠溺地看着王洁,“都别闹了,马上到饭点了。”然后转向方言,“岩子,小王有没有跟你说,每人每月都有1块钱的饭补?”

  “说了。”

  方言从抽屉里拿出饭缸子。

  临近开饭,众人洗好饭盒,刚到食堂,早已人山人海,两个窗口前,大排长龙。

  男的女的全一个动作,手臂高扬,饭盒前伸,盒里装着菜票,一齐往小窗口里递。

  厨师大概也分不出张三李四,接过一个饭盒,把菜票倒在一个笸箩里,然后舀上一勺子菜,就打发走一个,也不抖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