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到故宫买字画(第2页)

    也就在今年,以外宾服务部为基础,跟外币兑换处、故宫商店合并成立新的服务部,仍然保留“外宾服务部”的名称,终于对老百姓开放,不再只收取外汇券。

    韩跃民好奇不已。

    又在1978年,成立了外宾服务部,一开始只面向外宾和海外侨胞,卖些近现代画家的画,挣来的收入用来补贴博物馆的经费。

    方言竖起大拇指。

    “韩哥,我有事找伱帮忙,能不能陪我去一趟故宫?”方言一脸认真道。

    不过,只要等《大秦之裂变》单行本一出版,兜里就有足够的钱,差不多一万五左右。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专门设置了直接面对所有游客服务的商业零售网点,故宫商店。

    “嘿嘿,你怎么会有空来?”

    顺便,也给国jia多创造一点外汇。

    “知道的挺多啊。”

    工作人员立马凑了过来,“您是熟客?”

    “我要买一些近现代画家的作品。”

    方言笑着点了下头。

    七八十年代,国内的字画收藏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毕竟,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这年头,一般家庭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哪里有闲钱花在这些收藏上,导致很多名家大师的画作无人问津,价格低得跟白捡一样。

    这时候艺术家们的画,吴作仁一张一平尺,只卖6到8块,一幅画大概能卖60块。

    一张齐白石的画,也就100多块。

    而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的画,一平尺只卖8块,甚至被誉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的黄宾虹,哪怕是一块钱一平尺,也根本没人要!

    国画是这样,书法也一样,成忠臣、沈鹏、范曾、启功等书法大家也是一尺几毛钱。

    “这是陆俨少老先生的作品,他的山水画独具一格,尤其是那种块云、勾云的画法,堪称一绝。”工作人员边介绍,边小心地展开。

    方言一问价格,一平尺8块。

    这一幅作品,以后至少能卖上千万。

    “您要买哪一幅?”

    工作人员洋溢热情,服务部的生意是越来越差,别说外宾,就连本地游客都很少光顾。

    “这些,我全要了。”

    方言指了指桌上的画,又指向了墙壁。

    “什么?!”

    工作人员震惊道:“您不会在开玩笑吧?”

    “你觉得我像是开玩笑吗。”

    方言伸进帆布袋,取出报纸包裹着的一捆捆大团结,不多不少,也就1000元而已。

    韩跃民瞪大眼睛,倒吸了口冷气。

    方言笑道:“这钱够不够?”

    “够!够!”

    工作人员一脸的不可思议。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比如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张大千、白雪石……”

    方言如数家珍地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