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爱情万岁!


                   第111章爱情万岁!

    这个时候的著名诗人,相当于顶流巨星。

    走到哪里,都是万人拥簇,跟追星似的。

    而且论起疯狂程度,一点儿也不比歌迷、影迷,甚至比饭圈差,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眼前这副景象,也不过是小场面。

    要知道《星星》诗刊在蓉城举办“星星诗歌节”,请来北岛等朦胧诗人,门票从2块炒到了20块,没票的干脆破窗而入,秩序大乱。

    方言如今在文坛的地位,依旧是小将。

    但在人气方面,绝对是顶流中顶流。

    “方老师!”

    “方老师,您往前排坐。”

    就像接下来上场的这位查海升,笔名“海子”,站在方言的面前,脸上写满了激动,就像迷弟一样,慷慨激昂地朗诵《热爱生命》。

    “啪啪啪。”

    幽默的语气,让全场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诗句看上去很淡,缓缓的,口语化,但很干净、朴素,看上去没有对仗押韵,但有内在的节奏,隐隐绰绰,极有韵味。”

    “您评价得太到位了。”

    “既然是学生们的盛情,你也不要再推辞了。”

    两人相视一笑,谢缅直夸他不愧是艾清看重的年轻人,和他诗歌散文化的风格很相似。

    “方言!自从拜读过你的《热爱生命》,就希望有一天能和你见上一面,今天终于如愿!”

    “哗哗哗。”

    方言扬了扬手。

    “还是出来讲几句吧。”

    余光里,注意到坐在第二排的白若雪。

    过道里的学生们很自觉地往两侧靠,让出一条小路,方红紧张得心怦怦直跳,在众人的注视下,跟着方言,双腿僵硬地往前走去。

    一个接一个,朦胧和口语,势均力敌。

    顺便,再聊聊创作感想,不单单是《从前慢》的,还有《山楂树之恋》、《牧马人》的。

    突然间,一个女生站了起来:

    “方老师,你为什么要把老三写死呢!”

    一听是《从前慢》,人群里立马发出惊呼声,等把整首诗念完,全场已经开始骚动。

    顷刻间,鼓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谢缅说的头头是道。

    在苏雅的相互介绍下,方言和谢缅等燕大的老师们一一认识,客客气气地聊上几句。

    方红坐立不安,感觉背后有一道道目光袭来,瞥了眼方言,一脸的云淡风轻,自己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下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从《热爱生命》带动口语化兴起,80年代初的诗坛气象大变,不再是朦胧诗的天下。

    第一排,坐着的不是骆一鹤等五四文学社的骨干,就是中文系的老师、新诗研究所的研究员,以及《诗探索》的编辑,群英荟萃。

    顿时间,千呼万唤,闹哄哄一片。

    方言好奇不已,何出此言?

    主持人是苏雅和骆一鹤,做了番简短的开场白,就请第一个参会者上场,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