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既要又要(祝端午节快乐!)


                    第201章既要又要(祝端午节快乐!)

    “哗哗哗。”

    粤东的暴雨一轮又一轮,下得没完没了。

    方言把这些天自己走访的,以及托《花城》编辑部帮忙搜集的资料,整理了一遍。

    “岩子,等这雨停了,咱们就回京?”

    韩跃民仔细地清点,把要邮寄的和带回家的东西,区分开来,然后待会儿去趟邮政所。

    “姐夫,我们呆了多久了?”

    “得有小半个月了吧。”

    “是该回去了。”

    方言点了下头。

    “那你过来看看。”

    韩跃民让他瞧瞧带给方红她们的礼物,如果不够的话,再去买一些。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给小妹的小说和磁带,给方红和杨霞的布料、衣服……

    韩跃民道:“贤治说,走的时候,务必跟他打声招呼,《花城》要给咱们饯行。”

    “这个时候,应该是编辑部最忙的时候。”

    方言心里清楚他们是为了表达谢意。

    自从《花城》刊登了方言的文艺理论以来,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打开了新的局面,发行量节节攀升,名头也在全国打响。

    而且,在自己的指点迷津下,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路,“粤味小说”和“岭南文学”。

    这种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学,是粤东省外的文学期刊,根本没办法去复制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未知的。

    到底,粤味小说该怎么写?

    究竟,岭南文学是什么样?

    既没有可参考的答案,也没有可借鉴的范文,不是下不了手,而是根本无从下手。

    拔剑四顾心茫然,抬头望见北斗星!

    还是得仰仗方老师这盏文学明灯!

    既给粤东文学,也给岭南文学,打个样吧!

    …………

    第二天,雨歇云收。

    践行宴在羊城酒家举办,好酒好菜,招待着方言和韩跃民,桌上的气氛喜庆而欢快。

    卢启文洋溢着热情,特意又送了道新菜。

    方言请他留步,低声透露了个好消息。

    “您是说,要恢复‘名菜美点评比展览’?”

    卢启文情绪激动,难以置信。

    方言面带微笑,自己前不久被粤东的领导请去喝茶,除了聊文学以外,就是聊改革|开放,其中就提出了在“名菜美点评比展览”的基础上,发展成“羊城国际美食节”的建议。

    “那领导……”

    卢启文看到他轻点下头,又惊又喜。

    从1957年第一届名菜美点评比展览以来,时隔了20多年,羊城酒家终于又可以举办了,甚至还有机会召开首届“国际美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