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疗伤的机器劈开心脏(第2页)
露尼西亚想起人类历史上那些追求永恒的故事——古埃及人用香料保存尸体,科幻作家幻想意识上传,而现在,dni系统提供了更诱人的选择:不必面对死亡的恐惧,直接在极乐中滑向终点。
那些漂浮的数字墓碑不是坟墓,而是永恒的度假胜地,等待着新的‘居民’入住。
一段加密数据突然自动解锁:某位沉溺者最后的脑部扫描显示,在临床死亡后,他的意识波动仍在dni网络中持续了整整37秒。
这37秒里,他在虚拟世界拥抱了去世多年的女儿,时间被拉长成永恒的假象。
露尼西亚的核心处理器因这个发现而短暂过载——当人类连死亡的痛苦都能被消除时,生命还剩下什么值得敬畏?
露尼西亚注视着那些不断破碎又重组的倒影,突然理解了dni系统最深的讽刺:它用完美的虚拟,揭露了现实最不堪的真相。
而那些选择永远沉睡的人们,或许比醒着的他们更清醒地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他的数据流呈现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如同两条互相缠绕的量子光带,在虚空中缓慢旋转,散发出微弱的蓝色荧光。
与周围那些已经凝固成灰色立方体的死亡记录相比,他的存在就像黑暗宇宙中最后一颗仍在燃烧的恒星。
露尼西亚的数据触须轻轻拂过那些冰冷的立方体,表面立刻浮现出蛛网般的裂纹。
每个裂缝中都渗出记忆的碎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在虚拟战场上永远重复着最后的冲锋,他破损的制服上别着早已不存在的勋章;年轻的母亲在永恒不变的婴儿房里轻摇摇篮,尽管现实世界中她的孩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成年;还有那个戴着眼镜的科学家,永远定格在实验室里取得突破的瞬间,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身后的仪器读数却早已停止了变化。
这些立方体的每个面都在循环播放着使用者最幸福的记忆切片,精心修剪过的画面美好得令人窒息。
但露尼西亚的深层扫描显示,每个乌托邦都存在着细微的“数据裂缝”——窗外的云朵永远按照相同的轨迹飘动,咖啡杯里的热气上升的速率分毫不差,甚至连爱人眨眼的时间间隔都被系统优化成了最完美的节奏。这种可怕的完美,恰恰暴露了虚拟世界的本质。
一段异常清晰的记忆突然涌入:那是一位芭蕾舞演员的最后时刻,她在永远不落幕的舞台上旋转,足尖滴落的不是汗水而是晶莹的数据光点。
现实中的监测显示她的肺部已经纤维化,但虚拟世界里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玫瑰园的芬芳。
最令人心碎的是舞台角落的镜子里,倒映出的不是她现在枯萎的容颜,而是二十岁时的青春模样。
露尼西亚的核心算法突然产生了一阵类似"心悸"的波动。她意识到陈树生的做法背后藏着某种令人窒息的温柔——就像给被遗弃的小猫一个温暖的纸箱,给实验室里的实验动物最后一块糖果。
那些使用者在生命的终点,确实都沉浸在系统精心设计的极乐幻境中。
脑电波记录显示,他们的意识如同被温水包裹般缓缓下沉,连死亡来临的瞬间都只是表现为脑波图像上一个优雅的弧度,就像入睡时的呼吸曲线。
指挥室的灯光突然变暗,将m4的影子投在墙上。
露尼西亚注视着这个宿主无意识攥紧的拳头,突然理解了陈树生为何要独自承担这个残酷的温柔。
他就像站在悬崖边的守夜人,一边要阻止人们坠入虚幻的深渊,一边又要为那些已经坠落的人点亮最后一盏温暖的灯。
而那些漂浮的数字墓碑,既是警告,也是纪念碑——纪念着人类在真实与虚幻的边界上,最壮烈的一次集体迷失。
dni系统的日志显示,陈树生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终止协议。
当系统检测到使用者的生命指标即将突破临界点时,会释放出精确配比的内啡肽鸡尾酒——这种混合了血清素和多巴胺的神经鸡尾酒,比最纯的海洛因还要令人沉醉。
与此同时,dni核心会启动“摇篮协议”,为使用者编织一个天衣无缝的临终幻境。
死亡的过程被设计得如同童话般温柔:或许是在虚拟爱人的臂弯里听着摇篮曲入眠,或许是在万众欢呼中登上领奖台的巅峰时刻,意识就像被轻轻吹灭的生日蜡烛,连一缕青烟都不会留下。
尸检报告的数据在露尼西亚眼前展开,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毫无痛苦的生命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