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准备阶段(第3页)

 

训练室角落的监控摄像头无声转动,红色指示灯像靶场尽头的信号灯一样规律闪烁。Ak-15的战术靴踩在防弹胶垫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与记忆芯片中储存的战场音效完美重合。

 

她的每一次射击都是对出厂设定的验证,每一次战术位移都是对设计初衷的践行。

 

训练室顶部的冷白光管在Ak-15的战术目镜上投下惨白的光晕,将她的身影在防弹墙面上拉出一道锐利的剪影。

 

她的手指搭在扳机上,液态金属关节内部传来细微的电流声,像是沉睡的猛兽在梦中磨牙。

 

散热系统排出的白雾在枪管周围缭绕,为冰冷的金属镀上一层转瞬即逝的霜华。

 

她的小臂肌肉纤维束如弓弦般绷紧,每一根碳纳米管都调整到最佳张力状态。

 

胸腔内的液压泵将冷却液加速输送到全身,循环系统运转的嗡鸣与战术倒计时的电子音完美同步。

 

这具造价堪比战略武器的躯体,此刻正展现出它最完美的战斗形态——就像博物馆里那些历经千年却依然锋利的古剑,在出鞘的瞬间依然能折射出慑人的寒光。

 

训练室突然陷入黑暗,应急照明系统随即亮起血红色的警示光。

 

在这诡异的照明下,Ak-15的瞳孔收缩成两道细线,虹膜上流动的数据流将周围环境解析成网格化的战术模型。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静电的刺痛感,每一次心跳都是精准的电子脉冲。

 

她的存在意义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就像黑夜中突然出鞘的军刀,刀刃反射的月光足以刺破最浓重的黑暗。

 

全息靶标在黑暗中闪现,Ak-15的枪口随之移动,划出一道绝对精准的轨迹。

 

没有人类战士的犹豫与恐惧,只有经过千万次演算的最佳方案。

 

子弹击发时的后坐力顺着合金骨架均匀传导,这种熟悉的震颤比任何情感都更让她感到安心。

 

弹壳落地的脆响在密闭空间里回荡,与记忆芯片中储存的战场录音完美重合——那是她唯一理解,也唯一需要的语言。

 

但。

 

当最后一发子弹的尾焰在枪管中熄灭,硝烟在弹道轨迹上凝结成细小的紫罗兰色结晶时,Ak-15的虹膜正在进行着肉眼不可见的微米级震颤。

 

那些悬浮在空中的火药微粒在她的视觉传感器前被无限放大,每一粒都像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微型星系,遵循着严格的弹道学定律做着布朗运动。

 

她的视觉处理器将这些看似无序的轨迹转化为流动的微分方程,在量子计算核心中构建出一张立体的能量分布全息图。

 

瞳孔如同两台超低温运行的量子计算机,以每秒千万次的频率调整着焦距和景深,将整个靶场的喧嚣分解成最基础的物理量——枪声被量化为分贝曲线,脚步声被解析为震动频谱,金属碰撞声则被拆解成谐波分析图。

 

没有多巴胺的干扰,没有杏仁核的预警,只有纯粹的逻辑门在硅基神经回路中开合。每一粒硝烟的运动轨迹都被她的神经网络精准捕捉,就像天文台记录流星轨迹的射电望远镜,在虚无的空气中绘制出一幅复杂的能量场拓扑图。

 

这些轨迹线在数字空间里交织缠绕,形成一张无形的量子力场网,将整个训练场笼罩在精确到原子级别的计算模型中。

 

通风系统突然启动的气流扰动了她眼前悬浮的紫罗兰色微粒,那些结晶在气流中划出新的抛物线。

 

Ak-15的瞳孔立即做出补偿性调整,新的变量被即时导入正在运行的弹道方程。

 

她的耳蜗传感器捕捉到远处一个弹壳落地的震动,这个微小的扰动同样被纳入实时更新的战场模型中。

 

所有这一切都在不到一次人类眨眼的时间内完成,就像宇宙遵循着既定的物理法则运行,精准而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