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接触(第2页)
这些碎片拼凑出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个可以被精准计算、巧妙利用的变量。
“间接的接触,或许是一个更为稳妥的路径。”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
“人,就算是在怎么神秘,但他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慢慢地渗透到他的生活中去。”
“渗透”这个词从他嘴里滑出来时,带着某种粘稠的质感,像是蜘蛛吐出的第一缕丝,看似轻盈,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其他人不自觉地前倾身体,屏幕的光在他们瞳孔里跳动,像一群饿狼看见猎物时眼里燃起的幽光。
有人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布料摩擦的沙沙声暴露了表面镇定下的亢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向他们招手。
“让一切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我们要让陈树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们的存在,甚至是对我们产生一定的依赖。”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弧度,那不是笑容,而是猎手看见陷阱成型时的条件反射,仿佛已经看到了陈树生一步步陷入他们精心布置的网中。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确实不是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但却是一场更为残酷的心理博弈,一场耐心的较量。
在这场博弈中,时间就是最锋利的武器,看似无害的偶遇、精心设计的雪中送炭,都会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器。
真正的较量在于谁能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保持冷静,谁先沉不住气,谁就会露出破绽,从而满盘皆输。
空调出风口吹出的冷风掀起资料的一角,纸张哗啦作响,像在模拟某种溃败的声音。
在座每个人都清楚,这比正面冲突更危险——当对方察觉时,往往已经深陷网中。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一个高层打破了这令人难耐的沉默,他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底传来,干涩得像是许久未用的齿轮突然转动,带着一丝不确定和试探,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带着生锈的摩擦感。
提问者的手指无意识地搓捻着会议纪要的页角,纸张在他手中发出细微的声响,边缘很快被揉出了细密的褶皱,仿佛那些皱痕就是他内心纠结与迷茫的外化。
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坠入死水,在凝滞的空气中激起一圈圈看不见的波纹。
顿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那声音如同微风拂过草丛发出的沙沙声,不是整齐有序的讨论,而是此起彼伏、带着犹豫的试探。
有人用指节抵着下巴,指腹在胡茬上摩挲出细微的沙沙声,似乎在通过这种动作来梳理自己的思绪;有人则盯着咖啡杯里早已冷却的液体,黑色的液面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思索。
空气中漂浮着某种带电的迟疑,像是暴雨前闷热的风,裹挟着未落下的雨滴,让人感到压抑又烦躁。
目光在长桌上方交错碰撞,又迅速弹开,仿佛彼此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每个人的瞳孔深处都跳动着计算的火花,却没人愿意第一个亮出底牌,都在等待着他人先给出方向。
投影仪的光束里,尘埃像微型星系般缓慢旋转,仿佛在嘲笑着这群被困在决策困境中的决策者,他们如同被困在重力井中的星辰,难以挣脱。
墙上的电子钟数字无声地跳动着,每一次变化都像是在提醒:犹豫的时间正在蚕食所剩无几的机会窗口,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让他们错失良机。
在西装布料摩擦的窸窣声中,有人悄悄调整了坐姿,脊椎与椅背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咔”响。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是一个信号,让所有人的呼吸节奏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半拍。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决定就像在雷区里迈出的第一步——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埋着无数可能引爆的连锁反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或许可以从陈树生的身边人入手。” 那个眼神锐利如鹰的高层站起身来,椅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那声音像是某种掠食者亮出爪牙前的警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的指关节抵在光滑的会议桌上,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要把那些未说出口的谋划都狠狠压进这冰冷的复合板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