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电网溯源(第3页)

 

这可比那些摇摇欲坠的电线杆靠谱多了,管你外面刮台风还是下冰雹,地底下的电缆照样该吃吃该喝喝,连功率都不带掉一格的。

 

密封防护做得那叫一个到位,防水防潮防老鼠,连只蚂蚁都别想钻进去搞破坏。

 

检修起来更是方便得不像话,工程师们穿着工作服在隧道里溜达,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

 

哪段线路出问题了,直接拎着工具箱就上,不用像修电线杆那样还得先求老天爷赏个好天气。

 

最妙的是当初施工时就留足了余量,要加新电缆就跟往抽屉里塞袜子一样简单,完全不用大动干戈。

 

工厂里那些大家伙们更是离不开这套系统。动辄几十米高的起重机,几百吨重的冲压设备,要是头顶上还挂着蜘蛛网似的电线,那简直就是给安全生产埋地雷。

 

地下电缆完美避开了这个坑,让重型机械可以撒欢儿地干活,想怎么转就怎么转,完全不用担心一不留神就把电线给绞成麻花。

 

虽然建这么条隧道确实烧钱,光水泥就能堆成座小山,但架不住它好用啊。

 

就像买了个顶级工具箱,贵是贵了点,可用起来那叫一个顺手,十年八年都不用换新的。

 

现在连城市供电都学精了,纷纷把电线往地下埋,毕竟谁也不想半夜被台风刮断的电线砸了脑袋。

 

安全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地下电缆就像个乖孩子,老老实实待在该待的地方,既不会突然给你来个漏电惊喜,也不会因为年久失修玩自燃。

 

比起那些动不动就闹脾气的高压电塔,这套系统简直就是模范生级别的存在。

 

说到底,工业用电这事儿,稳字当头,贵点就贵点吧,总比哪天突然断电让整个生产线瘫痪强。

 

地下管道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为躲避地面敌人量身定制的逃生通道。想象一下,一群人猫着腰在管道里快速移动,头顶上是敌人的脚步声,但谁也想不到他们脚下还有这么一条“地下高速公路”。

 

这可比在地面上东躲西藏刺激多了,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地道战”。

 

最绝的是,这些管道里还布满了电缆,简直就是天然的预警系统。敌人要是在地面上搞什么大动作,肯定会用到电力设备。

 

而只要一用电,管道里的电缆就会产生电磁波动,就像是地下版的“地震仪”,能提前预知敌人的动向。

 

这可比什么雷达探测器都好使,毕竟雷达还能被干扰,电缆可是实打实的物理存在。

 

说到电缆,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地下活动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个违建的地下室或许还能用各种伪装手段藏起来,但电缆这东西可没那么好糊弄。

 

这地下电缆简直就是现代科技版的“血管系统”,电流一通过,立马就活了过来。

 

初中物理就教过,任何通电物体都会产生磁场,但普通电线那点磁场,弱得跟蚊子哼哼似的,完全不够看。

 

只有那些粗壮的绕组电缆,电流大得吓人,产生的磁场才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电缆外皮都要裹上一层屏蔽层,就像是给这条“血管”穿上了一件防辐射服。

 

说到电磁场的影响,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虽然不至于像磁铁那样能把金属吸过来,但干扰起通讯设备来,那可是一把好手。

 

想象一下,一场重要的会议正在进行,突然麦克风里传来“滋滋”的杂音,简直能把人逼疯。

 

更别提那些对通讯质量要求极高的音响设备了,稍微有点磁场干扰,音质立马掉几个档次。

 

所以这些设备的连接线路上,都会加上屏蔽层,就像是在跟电缆的磁场玩“捉迷藏”,想尽办法抵消它的影响。

 

最神奇的是那些非接触式万用表,绕着电缆晃两圈就能测出电流,简直像是变魔术。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电缆产生的磁场来反推电流大小。

 

电流越大,磁场越强,万用表的读数就越高。

 

这玩意儿虽然看着高科技,其实原理跟指南针差不多,都是利用磁场来获取信息。

 

不过话说回来,电缆的磁场虽然能干扰通讯,但也能传递信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是利器,用不好就是祸害。

 

这种矛盾的存在,简直就是对现代科技的一种讽刺,让人不禁感叹:在这个电磁波无处不在的时代,真的还有“绝对纯净”的信号吗?

 

根本藏不住。

 

敌人只要稍微懂点技术,就能通过这些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找到隐藏的地下据点。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给地下活动的人提了个醒:要低调,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