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柳忠烈(第2页)
“王所长!”
随着一位50多岁的清瘦男子进来,全体起立。这位叫王选,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的开创者,成果主要是中文激光照排系统,排版用的。
他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叫王志东,也是北大方正。他独立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3.0,后来创办了新浪,故事也很多。
刹时间,会议室仿佛成了计算机界的团建。
大家都在京城混或者曾经混过,聊的热热闹闹,满嘴计算机语言乱蹦。搞的那些法律专家、科委的人进来,有点无所适从。
至于某位叫雷军的新秀,嗯,他今年夏天才从武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京城某研究所工作,这会还没出道呢。
…………
另一边。
一辆车从联想公司开出来,正行驶在前往外经贸部的路上。
车里坐着俩人,一位50多岁,非常非常瘦,眉毛很浓,正是联想董事和总工程师,倪光楠。另一人40多岁,头发还很黑,正是还没有变成“教父”的柳忠烈。
“老柳,香港那边怎么样?”倪光楠问。
“这个月肯定亏损了!还能怎么样?”
柳忠烈叹了口气,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谁想到英特尔和AMD降价降的那么狠,我们囤了一仓库芯片,恐怕都砸手里了。”
“别着急,打价格战他们也不好过,或许很快就结束了。”
“但愿如此吧!”
当今英特尔是最大的中央处理器生产商,全球大概6000万台计算机,它的芯片能占80%。靠着垄断地位,英特尔总是把芯片产量控制在常规需求以内,然后给下游的组装厂家以配额。
比如配额价格是95美元/片,联想的配额太少,想多买怎么办?只能从黑市买,他们以每片195美元的价格买了一万片。
结果没成想,一家叫AMD的公司也把自己的芯片投放市场,性能更优,售价还便宜。英特尔怎么能干?于是价格战开打。
“……”
车内沉默了一会,眼瞅着快到外经贸部了,柳忠烈才问:“你说找我们干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帮助么?”
“广泛参与,听取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