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传奇打虎将和张援民他爹
一岭分两省,这张广才岭山脉绵延,分隔黑吉两省;植被茂密,湖泊河流众多,孕育了无数的生灵。
正所谓:靠山吃山。两省山民自清时,就有很多人以打猎为生,几百年来,这岭上诞生了无数的豪杰与传说。
而其中最响当当、最有神秘色彩的,莫过于打虎将郭天!在东北,顶尖的猎人被称为炮手。
而这位打虎将,却被人尊称为炮头。民国时,县里组织猎户打虎,赵军他爷赵大柱带狗参战。
据说当时凑了几十条狗,最后却也无功而返。而这位打虎将郭天,一生专猎老虎。
据说,此人一生中杀了九十九只老虎。赵军前世落魄时,在工地上搬过砖,给工厂打过更。
当赵军给他那些工友讲这打虎将的故事时,曾多次引起他人吐槽。什么一个山上哪有那么多虎啊?
什么虎都是有领地的······对此,赵军只想唱一句:“井底的蛤蟆,就能看见巴掌大的那么一片天!”那张广才岭上,光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就有二十多座。
此岭更是东接完达山,南连长白山,北通小兴安岭。其中长白山绵延华夏、罗刹、北棒三国,有些东北虎会通过长白山,穿行于华夏、罗刹两国之间。
在华夏境内,东北虎会在长白山和兴安岭之间往返。而张广才岭,就是东北虎穿行长白山和兴安岭的自然通道。
想当年,打虎将郭天就守着张广才岭,每年都能猎到几只猛虎。虎,位于东北山林食物链的最顶端。
他这么杀虎,使得张广才两侧獐狍鹿兔都多了起来。间接地导致猞猁、豺数量增多,这么下去生态系统必然会被破坏。
可那时候的人,哪懂这个呀?但据传说,郭天如此霸道的行径,迫使山神爷纡尊降贵,托梦与郭天相见,劝其莫要再杀猛虎。
其实,郭天也感觉自己这样行事不对,但他却有个杀百虎的执念。就这样,郭天陆陆续续地杀了九十九只猛虎,直到在杀第一百只老虎时,却被虎算计而亡。
传说,郭天要杀的这第一百只老虎,乃山神爷坐骑亲临。此虎驱赶獐狍坏了郭天的陷阱,并反给郭天下套,才坏了打虎将之性命。
打虎将的故事在岭上广为流传。解臣家是农村的,不靠山场不知道,但赵军和张援民可都有所耳闻。
只不过像赵军和张援民他们这些小辈,一直感觉这个传说有水分。毕竟打围的人都好吹牛,就赵有财平时那么沉默寡言的人,喝完酒都三吹六哨呢。
可此时,黄贵却说邵云金曾在民国三十一年见过打虎将。当时,这位郭炮头就已经杀了五六十只虎了。
而郭天此人死于49年,要是按照传说的话,在后来的七年里,他又杀了三四十只虎。
平均下来,一年得有五六只啊。这听起来,也有点玄乎。但赵军却感觉,这是真的!
这时,张援民、解臣俩人不经意地看向赵军,他俩终于明白邵云金为啥能给赵军那个口袋了。
见他俩都看着赵军,黄贵还以为他们想照量那老阴沟上的猛虎呢。黄贵忙对三人道:“兄弟们呐,公家不让打大爪子,咱就不能瞎整啊!
“不整。”赵军笑道:“犯法的事儿,咱说啥也不能干,给它撵走就完了。”
“那你也得注意点儿啊!”黄贵道:“大爪子那不像别的···...”
“没事儿,老哥!”这时,张援民竟然抢在赵军之前说话,他有些大包大揽地说:“其实这事儿都不用咱兄弟出手,我自个儿都就能解决。”
“啊?”张援民的话,听得黄贵一怔。但通过这些天的接触,黄贵也大概了解了张援民这个人。
知道这厮是个思想上的巨人,一些想法都天马行空,像他黄贵打了这么多年围,都没见过这样的人物。
张援民话音落下屋里就陷入了沉默,他转头看向赵军,却见赵军端起了大茶缸子把脸挡住了。
张援民又看向解臣,却见解臣把头低了下去。张援民嘴角一扯冲黄贵伸手道:“老哥,我给你讲。”
“啊······”黄贵感觉自己和这仨人处这些天,自己脾气都变好了。
这时候张援民有话要说,黄贵就配合地点头,道:“兄弟,你说。”张援民微微低头,瞥了旁边的赵军一眼,然后又抬头看向黄贵,问道:“老哥,你知道大爪子从长白山过来,往兴安岭那边去,得走哪条道吗?”
“啊?”张援民这么一问,把黄贵给问愣住了,黄贵眨巴一下眼睛,说:“走哪条道啊?”张援民抬手往前一点,道:“走老爷岭!”
“嗯······”黄贵一怔,惊讶地问道:“兄弟,这你都知道?”此时可不光黄贵一个人被张援民震住了,就连赵军也是惊讶地放下了手里的大茶缸子。
老虎自长白山往兴安岭迁徙,是从长白山东麓的老爷岭进入张广才岭。
可在这消息闭塞的年代,知道此事的人甚少。赵军也是上辈子到岭南打围,在双马架林场下头,听一个放山的老把头说的。
93年的时候,那个老把头都八十岁了。从他口中,赵军得知了一些秘辛,才知道老虎从南往北迁徙的途径。
却不想这张援民竟然也知道。
“大哥。”赵军冲张援民一笑,问道:“你咋知道的呢?”张援民闻言,把脖子一扬,骄傲地问赵军说:“兄弟,你知道我爹外号叫啥吧?
“啧!”听张援民这么问,赵军却是一砸吧嘴,笑道:“大哥呀,你就自己说得了呗。你家我张大爷那是长辈,我一个当小辈儿的,我能说他外号吗?”张援民哈哈一笑,看向黄贵,却使手往赵军这边一比划,说道:“咱兄弟知道我爹外号叫张大脑袋。”
“啊!”黄贵微微张嘴,点头应了一声。这外号听着就不像是啥正经人,但他没法说啊。
张援民又继续说道:“但这外号吧,是我们屯子人给他起的。我爹要搁岭南这边,就叫张大nb。”赵军、解臣、黄贵:“......”三人想不明白,张援民说这话的时候,那满脸的自豪是打哪儿来的呢?
赵军咔吧两下眼睛,强忍着没吐槽。他心想了,张援民除了大裤裆,还有个外号叫张大虎逼。
而他爹叫张大nb,这爷俩的外号,咋都跟下三路沾边呢?这时,张援民很骄傲地抬手比划着说:“大爪子要从老爷岭往这边来,得过七道大沟。其中有一道沟,叫虎牤沟。我爹就镇守在此地,此地也因我爹而得名!”
“镇守?”张援民这词都是看《三国》学的,可赵军没看过呀,他眉头一皱,在旁边问道:“大哥啊,没听说我张大爷当过兵啊!”
“什么当兵啊?”张援民没好气地道:“你张大爷搁那儿的生产队,给人家放过牛!”
“嗨!”赵军听了一拍大腿,哭笑不得地道:“就大牛倌儿呗?”一旁的解臣听得哈哈直乐,而黄贵却是抬手拦张援民,道:“援民呐,你先听我说。”
“啊,黄哥你说。”张援民刚应了一句,就听黄贵问道:“你说那个虎牤沟,是不是搁韩宋铺子下边儿啊?”黄贵口中的铺子,类似于屯子、村子,都是山民、农民的聚集地。
张援民一听这是个地名,当即摇头道:“那我不知道,我爹回来也没说。听张援民这话,黄贵手往炕桌上一撑,抻着身子冲外屋地喊道:“那谁呀?干啥呢?”黄贵这是在喊宋兰呢。
没办法,这年头男人喊自己婆娘,没有叫老婆的,叫媳妇的也少。他这一喊,正在外屋地扒野猪皮的黄国富应道:“我妈上茅房了。”黄国富话音刚落,宋兰就从外头回来了,听国富说黄贵找自己,宋兰忙快步到屋门口,向里面问道:“喊我干啥呀?”黄贵抬手一指,道:“你们铺子往西那大沟塘子,叫啥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