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兄弟阋墙(第2页)

 这一看,王美兰瞬间皱起了眉头。
 “这啥玩意儿啊?”王美兰如此说,在旁边探头的赵军问道:“妈,这顶上写的啥呀?”
 王美兰小时候,王大巴掌给她请过私塾先生的。
 可以说,整个永安林区最认识繁体字的,就是王美兰了。
 而王美兰刚才皱眉,不是她看不懂这书里写的是啥,相反是看懂了,才有那样的表现。
 面对赵军询问,王美兰没吱声,而是快速地将书往后翻。
 “那书跟跑山没关系。”就在这时,赵有财忽然说话,道:“那是菜谱吧?”
 听赵有财这么说,王美兰看着眼前书上左右两页记载的青蛙麟面和雪梅飞龙,也是无语了。

 “菜谱?”王美兰没啥反应,王强却不干了。
 他们两口子折腾一宿没睡觉,就是为了找一本菜谱,王强可接受不了。
 一听这书是菜谱,赵春抱着小周到凑了过来。
 她也不认识这书上的字,只问王美兰道:“妈,这啥菜呀?”
 “这是青蛙麟面。”王美兰指着书左右两边,对赵春说:“这是雪梅飞龙。”
 “真是菜谱?”听王美兰这么说,王强一把将书夺过,又翻两页问王美兰道:“姐,这是啥?也是菜呀?”
 “这个是……”王美兰手指左边,辨认了一下,然后说道:“汆五加参哈什蚂油,那个是冰糖雪蛤。”
 “妈。”这时,赵春问王美兰道:“那个青蛙麟面是啥呀?是做的青乖子?”
 青乖子是东北一些地区对青蛙的俗称。
 “我看看?”王美兰说着,伸手往去翻王强手上的书。
 而就在这时,忽听赵有财道:“青蛙麟面是搁犴鼻子做的。”
 赵有财此话一说,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他投来。
 这时,赵有财道:“犴达罕的鼻子。”
 赵有财话音落下,就听马玲好奇地问道:“爸,就跟猪拱嘴似的呗?”
 猪拱嘴就是猪鼻子,猪头肉里最好吃的部位,不肥、不柴,口感绝佳。
 “可比那好吃多了。”赵有财道:“犴达罕鼻子带一层那个……脆骨似的膜,吃着比牛蹄筋还好。”
 “爸,那咋叫青蛙什么呢?”马玲忘了麟面俩字。
 “青蛙吧……”赵有财对马玲是真有耐心,他用筷子轻轻碰一下碗边,道:“是给那辣椒两头去了,把烀好的犴达罕鼻子切块塞里,完了过油。不能过时间太长,搁热油里一滚就捞出来,连着滚它几下,你就看外头那辣椒绷皮了,带着一道道的窝儿。
 这时候调个汁儿,使芡一勾,往上一淋吧,辣椒滑溜那地方不挂汁儿,那窝儿里堆汁儿一道一道,就跟青蛙身上那纹似的。”
 “啊……”听赵有财这么一描述,马玲脑海中就有画面了。
 而赵有财继续说道:“往盘里一码,辣椒小头都冲里,大头都冲外,瞅着就跟一盘青乖子似的。”
 “好吃吗,爸?”这时赵虹问了一句,赵有财道:“以前满汉全席里有八珍,犴鼻子排第一,熊瞎子掌啥的都排不过它。”
 谈论起做菜,赵有财滔滔不绝。
 听赵有财描述的青蛙麟面,马玲附和道:“听着感觉能挺好吃。”
 “啥叫好吃啊?那就是好吃。”赵有财道:“老闺儿,你等着吧,爸给你做。”
 “爸,咱这儿哪有犴达罕呐?”还不等马玲说话,赵军紧忙接过话茬,对赵有财道:“咱整个大个子,搁鹿鼻子做呀?”
 赵军家这边没有犴达罕,那玩意主要在大小兴安岭和xj的阿尔泰。
 赵军接这么句话,不是为了驳斥赵有财,相反他是赵有财找台阶下。
 “那啥破玩意儿。”看样子赵有财是不准备接受赵军的好意,听他这话,赵军紧忙道:“爸,你就上大兴安岭,你也不能动那犴达罕呐,打那玩意不让。”
 赵军可怕赵有财拿给马玲做菜当幌子,然后跑去大兴安岭打犴达罕。那玩意从七几年开始就受保护,可不是瞎整的。
 “谁上那地方去。”赵有财冲赵军一摆手,示意赵军别跟着瞎掺和,然后一指王强手里的书,道:“那书里不少好菜呢,我挑有材料的,挨样儿给我老闺儿做呗。”